[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拱形弹片的名片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9490.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F17/18 | 分类号: | B42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4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拱形 弹片 名片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名片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拱形弹片的名片盒。
背景技术
中国人使用名片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用竹木片书写的“名刺”,而在此后漫长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名片的形式、规格、材质,一直没有形成统一,就是以一种较为随意的方式传播信息,成为了社交场合的重要用具,直至清代中后期,国门被打开,许多新生事物涌入,人们发现洋人使用的以厚纸制成的咭卡式名片,大小合适,制作精美,上面载有姓名、地址、职务等信息,具有很好的自我介绍功能,在此之前,名片并不便于随身携带,而洋式片子,不仅方便携带使用,接受者也易于贮存,所以人们很快就接受了这种洋式片子,并由此诞生了名片盒这一附属用品。
现有的大多数名片盒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放置在名片盒内部的名片取出不方便,其次就是名片盒功能比较单一,一般只具备储放名片的作用,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有的还存在着携带不方便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拱形弹片的名片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拱形弹片的名片盒,包括卡扣、名片盒本体和盖板,所述名片盒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拉伸按钮,且另一侧开设有孔洞,所述拉伸按钮上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通过限位杆与半球形卡槽连接,所述名片盒本体的顶部通过铰链与连接板转动连接,且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通过吸铁石与盖板连接,且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孔眼,所述名片盒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抽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名片盒本体的底板上焊接有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簧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弹簧分布在名片盒本体中心线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抽屉的一侧设置有拉伸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抽屉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挂扣。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名片盒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拉伸按钮,拉伸按钮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限位杆与半球形卡槽连接,且名片盒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当名片盒使用的时候,名片经过弹簧挤压,按动拉伸按钮,将名片通过半球形卡槽从孔洞推出,且一次只能推出一张,这种方式给用户在使用时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其次,名片盒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抽屉,抽屉可经拉伸把手拉动,抽屉可用来存放一些随身携带物品,比如身份证等物品,最后,抽屉的底部设置有挂扣,挂扣可以便于携带,因此在使用时,给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拱形弹片的名片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伸按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名片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名片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卡扣、2-吸铁石、3-连接板、4-拉伸把手、5-抽屉、6-名片盒本体、7-孔眼、8-盖板、9-孔洞、10-连接块、11-限位杆、12-半球形卡槽、13-弹簧、14-拉伸按钮、15-挂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带有拱形弹片的名片盒,包括卡扣1、名片盒本体6和盖板8,其特征在于,名片盒本体6的一侧设置有拉伸按钮14,且另一侧开设有孔洞9,拉伸按钮14上设置有连接块10,且连接块10通过限位杆11与半球形卡槽12连接,名片盒本体6的顶部通过铰链与连接板3转动连接,且连接板3的上方设置有卡扣1,卡扣1通过吸铁石2与盖板8连接,且盖板8的顶部设置有孔眼7,名片盒本体6的底部设置有抽屉5。
名片盒本体6的底板上焊接有弹簧13,弹簧1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弹簧13分布在名片盒本体6中心线的两侧,抽屉5的一侧设置有拉伸把手4,抽屉5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挂扣15。
半球形卡槽12的形状为半球形,因此在按压拉伸按钮14的时候,上面的名片会因为半球形的形状结构,名片被滑到上面,下面的名片会滑到下面,中间的卡口只能夹住一个名片,因此能够将名片传送到孔洞9,并从孔洞9推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9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路边停车位管理的智能停车收费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笔头的国画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