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微型板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8002.4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8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连清;黄建国;柴树松;林鹏龙;林宏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H01M4/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4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微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板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铅酸蓄电池微型板栅。
背景技术
一般微型、小型铅酸蓄电池的板栅面积都比较小,在设计板栅模具时,一般把若干片板栅组合在一起,再辅以挂耳、板栅分切的锯路等组成一整片大板栅(俗称格子体),才能进行正常的铸片、涂片、固化、化成、水洗及干燥、分板等作业。受铸造机台的限制,板栅模具的尺寸是固定的,相应地格子体长度/宽度尺寸也是固定的。如何在有限的板栅模具中排列尽可能多的小片板栅以提高产量,如何合理排列小片板栅减少损耗,提高有效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铅酸蓄电池厂家研发人员的主要攻关项目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损耗,提高有效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铅酸蓄电池微型板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微型板栅,包括多片板栅单元、连接框筋和设置在两侧的工艺挂耳,所述每片板栅单元包括矩形的框筋、位于框筋顶部的极耳以及若干垂直交叉设置的纵筋和横筋组成的网格,所述板栅单元并排设置形成若干组板栅组,所述每个板栅单元之间通过锯路相连接,所述连接框筋两侧对称设置有板栅单元的极耳连接到连接框筋的板栅组,所述工艺挂耳直接连接在两端板栅组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板栅组设有4组,连接框筋设有2条,所述每条连接框筋对应连接2组板栅组,中间相邻的两组板栅组直接通过锯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每组板栅组设有6片并排设置的板栅单元,其中上方3片板栅单元的极耳设置在上端,下方3片板栅单元的极耳设置在下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筋为长4mm,宽1.8mm的矩形筋条。
优选的,所述锯路的宽度为0.3mm,厚度为1.2mm。
优选的,所述两侧的工艺挂耳上设有型号标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板栅单元排列方式,简化工艺挂耳设计,减少工艺挂耳重量,减少铅的损耗量,提高有效使用率,减少工艺挂耳回炉熔铅所产生的电能浪费,连接板栅单元的锯路宽度大大减小,有效避免铅膏涂覆到锯路上,减少铅膏的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栅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和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传统板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微型板栅,包括多片板栅单元1、连接框筋2和设置在两侧的工艺挂耳3,所述每片板栅单元1包括矩形的框筋11、位于框筋顶部的极耳12以及若干垂直交叉设置的纵筋13和横筋14组成的网格,所述板栅单元1并排设置形成4组板栅组4,所述每组板栅组4设有6片并排设置的板栅单元1,其中上方3片板栅单元1的极耳设置在上端,下方3片板栅单元1的极耳设置在下端,所述每个板栅单元1之间通过锯路5相连接,所述连接框筋2两侧对称设置有板栅单元1的极耳连接到连接框筋2的板栅组4,所述连接框筋2为长4mm,宽1.8mm的矩形筋条,连接框筋2设有2条,所述每条连接框筋2对应连接2组板栅组4,中间相邻的两组板栅组4直接通过锯路5相连接,所述锯路5的宽度为0.3mm,厚度为1.2mm,所述工艺挂耳3直接连接在两端板栅组的侧面,所述两侧的工艺挂耳3上设有型号标记6。
参考图4,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微型板栅中,板栅单元形成四排板栅组,两侧的工艺挂耳设计较大,设有延长段与板栅组长度一致,工艺挂耳的重量大,耗铅量多,相邻两组板栅组的极耳反向设计,中间通过一连接框筋连接,中间两组板栅组分别连接到连接框筋,两侧的板栅组直接连接到工艺挂耳的延长段,板栅单元之间连接的锯路宽度为宽度1.8mm,厚度0.3mm,不仅连接强度不高,且板栅单元之间空隙较大吸附大量铅膏,铅膏损耗量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8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