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微纹理化表面的体腔引流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6992.8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克鲁格;玛雅·普拉卡什·辛格;托马斯·威尔施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尔福盛2200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长 管状本体 患者身体 体腔引流 微纹理 导管 箍带 细长管状本体 本实用新型 患者组织 内径表面 外径表面 有效密封 纵向管腔 导管壁 留置 向内 终端 生长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腔引流导管,包括:细长管状本体,包括由导管壁限定的纵向管腔;管状本体的第一纵长部分,构造成用于留置在患者身体内;管状本体的第二纵长部分,构造成用于设置在患者身体外部,并且还包括位于管状本体的终端处的阀;箍带元件,限定第一纵长部分与第二纵长部分之间的边界,箍带元件构造成由患者组织以围绕管状本体的外径形成有效密封的方式向内生长;以及第二纵长部分的至少一个纵长区域,包括沿内径表面、外径表面或两者设置的微纹理化表面。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5月31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5/169,410的权益,通过引证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总体涉及医疗患者体腔引流导管。更具体地,所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具有一个或多个微纹理化表面的这种引流导管(例如用于积液和/或腹水)。
背景技术
腹水描述了流体和其他物质在腹膜或其他体腔中的积聚。胸腔积液是指液体渗入胸膜腔。这两种过量流体的积聚状况可用在图1A中部分分解的类型的引流装置100来处理。装置100在图1B-图1C中示出为组装的并安装在患者体内(分别用于胸膜和腹膜引流),并且包括通常为真空瓶的引流容器114。引流容器114通过近端管110以两片式单向阀116可拆卸地附接到接触身体的远端导管112。阀116可以本领域已知的任意多种方式配置从而以流体连通(fluid-patent)的方式将导管连接在一起(其可包括两部分阀),并且附接到远侧导管112的近端部分可构造成在与近侧管110断开时自我密封。远侧导管112的远端部分示为留置在患者体内,设置成穿过体壁121 进入体内空间123b/123c,体内空间可为例如胸膜腔/空间(例如图1B)、腹膜腔/空间(例如图1C)或其他体腔。该远端部分包括密封箍带119和包括穿孔118的柔性流体进入段115,当使用该装置时,穿孔118位于体内空间 123b/123c中。参考美国专利No.5,484,401(通过引证将其并入本文中),并参考由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的(Becton Dickinson Company) 以的名义销售的商业产品,可更好地理解该结构。
健康人的胸膜空间(每个肺的两个肺胸膜(脏胸膜和壁胸膜)之间的薄的、充满流体的空间)通常包含大约5至20ml的流体,这是由于分泌与吸收胸膜液的速率之间的生理上保持的平衡导致的。流体的pH、血糖和电解质用等离子体平衡,而流体是相对无蛋白质的。流体是壁胸膜的毛细血管的静水刺激压力的结果。约80-90%的流体被脏胸膜的肺静脉毛细血管重吸收,而其余10-20%被胸膜淋巴系统重吸收。胸膜腔内流体的周转通常相当快,约为每小时总流体的35至75%,从而每天有5至10升流体流过胸膜腔。
流体进入胸膜空间的运动与流体离开胸膜腔的运动之间的平衡的破坏可导致胸膜空间中的过量流体积聚。这种破坏可能包括例如,(1)由诸如肺炎的炎症过程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2)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静水压力的增加,(3)在肺不张(部分或全肺萎缩)中观察到的胸膜内负压的增加,(4)在伴有低白蛋白血症的肾病综合征中发生的胶体渗透压 (oncotic pressure)的降低,以及(5)在胸膜肿瘤生长或感染的炎症中发生的胸膜液的胶体渗透压的升高。胸腔积液在弥漫性乳腺癌、肺癌或淋巴癌患者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特别常见,但也发生在几乎所有其他形式的恶性肿瘤患者中。
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这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尽管胸腔积液通常发生在终末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的后期,但它在其他疾病中较早发生。因此,缓解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对病人来说是真正的和延伸的优势。例如,已知伴有胸膜积液的非乳腺癌患者已存活多年。
有许多治疗胸腔积液的方法。如果患者无症状并且已知渗出物是恶性的或类恶性的,则可能不需要治疗。这样的患者可能发展成渐进的胸腔积液,其最终产生需要治疗的症状,但有些将达到渗出与重吸收达到仍然无症状并且不需要治疗的平衡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尔福盛2200有限公司,未经康尔福盛2200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69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