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5664.6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7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潘宝石;谷克超;于宝月;张玉明;尹亮;付振乾;孟庆磊;李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52 | 代理人: | 韩玉昆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自动焊接小车焊接作业相配合来实现对焊缝自动加热的焊接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船舶建造企业进行船舶建造过程中,在进行厚板焊接、焊接件碳当量过高或环境温度过低时进行焊接,接头处易生成淬硬组织,降低接头力学性能,甚至产生焊接裂纹,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对于上述情况下的焊接件,焊前应进行预热,将待焊区域及周边一定范围内加热到一定温度,达到以下四个目的:①可延长焊接时熔池凝固时间,有利于焊缝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氢致裂纹。②可降低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避免出现淬硬组织,提高焊接接头抗裂性。③可减少温度梯度,降低焊接应力。④可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
目前国内外船舶建造企业在进行预热时一般采用电磁加热设备、履带式电加热器或手工火焰预热,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缺点。电磁加热和履带加热能够均匀加热,但加热带的铺设和回收耗费时间长,加热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影响生产效率;手工加热可以实现与焊接同步,边加热边焊接,但手工火焰加热需要由专人来操作,增加一倍的作业施工人员,大大提升了建造成本,同时,人工操作加热不均匀,影响焊接质量。因此,采用上述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局限性较高,尤其不适宜进行大批量角焊缝的预热施工作业。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加热方法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焊缝加热装置,安装在焊接小车上,并随焊接小车同步运动,在进行焊接作业的同时,同步进行焊接加热,实现焊缝自动加热和焊接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焊接加热装置,包括烘枪和烘枪定位架,烘枪包括连通杆、烘咀、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通杆的内部中空,烘咀设置在连通杆的前端,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连通杆相连通、另一端外接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管道,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连通杆相连通、另一端外接用于输送高能气的高能气管道,氧气和高能气在连通杆内部混合后通过烘咀引燃,烘咀火焰喷出口正对待焊接件;烘枪定位架设置在焊接小车上并随焊接小车同步运动,连通杆设置在烘枪定位架上,且连通杆位于焊接小车前方。
所述连通杆与焊接小车前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0°~80°。
所述烘枪有两套,两套烘枪在焊接小车的运行方向上一前一后设置,待焊接件包括待焊接的胎板和纵骨,各烘枪的连通杆的轴线与胎板之间的夹角均为40°~50°;两套烘枪单独作业或同时作业。
当仅使用一套烘枪作业时,所述烘枪的烘咀距胎板和纵骨相交处的距离为50~70mm,烘咀所产生的火焰的焰心位于胎板与纵骨的相交处。
当两套烘枪同时作业时,其中一套烘枪的烘咀加热纵骨,且该烘咀距纵骨的距离为50~70mm,该烘咀所产生的火焰的焰心距胎板的距离为20~40mm;另外一套烘枪的烘咀加热胎板,且该烘咀距胎板的距离为50~70mm,该烘咀所产生的火焰的焰心距纵骨的距离为20~40mm。
所述位于后方的一套烘枪的烘咀距离焊接小车边缘的距离不小于400mm;两套所述烘枪的两个烘咀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
所述焊接小车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第一、第二连接管尾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三通管件和第二三通管件,两套烘枪的第一连接管分别与第一三通管件相连,第一三通管件与氧气管道相连,两套烘枪的第二连接管分别与第二三通管件相连,第二三通管件与高能气管道相连。
所述连通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管相连的第一丝杠以及用于与第二连接管相连的第二丝杠,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均为中空结构,且第一丝杠的内部与连通杆的内部相连通,第二丝杠的内部与连通杆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烘枪定位架包括相连的定位杆和定位板,定位板与焊接小车固连,连通杆设置在定位杆上,且连通杆在定位杆上的安装位置可调。
所述烘枪还包括连通杆位置调节机构,连通杆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第一套筒套置在连通杆的外侧,且第一套筒在连通杆上的套置位置可调;第一套筒的底端固连有定位柱,定位柱的轴线与第一套筒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套筒套置在定位柱的外侧,且第二套筒在定位柱上的套置位置可调;第二套筒与第三套筒固连,且第二套筒的轴线与第三套筒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三套筒套置在定位杆的外侧,且第三套筒在定位杆上的套置位置可调。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5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ID标签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转盘焊接蜡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