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4189.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6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惠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惠菊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破竹机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竹制品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竹筷、竹席、竹帘、竹椅等,几乎都涉及到细长型竹条的制作,作为必要的一环节,需要将已经分割成段的完整竹筒破开,使之成为后续加工所需的毛坯竹条。该环节常用破竹机进行处理。
破竹机一般包括机架、刀座、刀盘、撞头、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刀盘安装在刀座上,撞头在机架上前后方向往复运动,破竹时,竹筒一端固定在刀盘上,由刀盘定心,另一端套入撞头内,撞头向刀盘靠近,推送竹筒被刀盘均匀分割成若干竹条。使用现有的破竹机,在竹条通过破竹机的出料口后,竹条无任何保护和处理装置,散乱在地,不利于保持环境整洁和进行下一步工序,增加工人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带竹节薄膜处理的后处理装置,使每根剖切开的竹条经过导向纠位后,竹条紧密并列成排,且上下排的弯曲方向互逆,使破开的竹条依次有序紧凑排列,便于竹条打包整理,节约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方便下一步工序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带竹节薄膜处理的后处理装置,固接于破竹机的刀座上,且位于所述刀座的出料口的后方;所述刀座上插设有具有多个呈辐射状布置的刀片的刀盘,相邻所述刀片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料口相通的间隙,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多个与对应的间隙相接的后处理单元;所述后处理单元(U)为沿破竹机出料方向对竹条进行扭转纠位的空心薄壁结构,包括位于后处理单元前段的第一导向纠位结构、位于后处理单元后段的与所述第一导向纠位结构光滑过渡的第二导向纠位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间隙呈扇环形,所述第一导向纠位结构与该第一导向纠位结构的中心轴的任一垂直面形成第一截面,该第一截面呈扇环形,所述第二导向纠位结构与该第二导向纠位结构的中心轴的任一垂直面形成第二截面,该第二截面呈扇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大弧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的大弧的弧长,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小弧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的小弧的弧长;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大弧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的大弧的弧长,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小弧的弧长不小于所述间隙的小弧的弧长。
作为优选,任意第一截面上的所述第一大弧与第一小弧的间距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任意第二截面上的所述第二大弧与第二小弧的间距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大弧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的距离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大弧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的距离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截面的对称轴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相交并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截面的对称轴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相交并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随破竹机的出料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向纠位结构的进口处的第一夹角与所述间隙的对称轴和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的夹角相一致;所述第二导向纠位结构的出口处的第二截面的对称轴与所述刀座的中心轴垂直。
作为优选,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上的第一大弧S1与第二大弧S2弯曲向下,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下的第一大弧S1与第二大弧S2弯曲向上。
作为优选,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上的后处理单元与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下的后处理单元关于刀座安装面的垂直方向部分重叠,相互错位。
作为优选,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前部设有用于连接各所述后处理单元并与所述刀座固接的前连接板,所述后处理装置的中部设有连接各所述后处理单元的后连接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用于破竹机的带竹节薄膜处理的后处理装置,连接于破竹机的刀座上,且位于刀座的出料口的后方,具有多个与刀盘上的相邻刀片间的间隙正面相接的后处理单元,经过该后处理单元的导向纠位,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上的竹条成排弯曲向下,位于过刀座的中心轴并与刀座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之下的竹条成排弯曲向上,使上下排的竹条弯曲方向互逆,竹条成排紧密堆叠,错落有致,易于后续打包堆砌和进一步的竹节薄膜完全清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惠菊,未经吴惠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4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伞柄的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