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线集卷站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2368.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春;孟庆昊;项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1/02 | 分类号: | G06M1/02;H03K17/94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陈丽 |
地址: | 067102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线集卷站 计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线集卷站计数装置,属于冶金行业高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速线材生产过程中,各操作室都需要对本区域内处理过的盘卷数量进行实时统计。现有技术中,集卷区域的盘卷数量是通过检测进入集卷筒的盘卷头、尾间隔来进行统计的,在集卷筒内不同高度的位置设置多套接近开关,通过检测接近开关发出信号和丢失信号的时间间隔判断集卷数量,由于集卷筒内温度很高,接近开关线路老化快、寿命较短,同时由于接近开关必须设置在距离被测目标较近的位置,容易被钢头扎到,造成意外损坏,备件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线集卷站计数装置,使用寿命长,计数准确,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线集卷站计数装置,包含集卷筒、支座、信号杆系统和接近开关,所述信号杆系统包含主轴、摇杆、支撑部、限位挡圈和信号臂,主轴的两端分别设在集卷筒两侧的支座上,摇杆固定在主轴的中部,支撑部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支撑部的另一端支撑在集卷筒上,主轴的一端设有两个限位挡圈和一个信号臂,所述信号臂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信号臂的另一端靠近接近开关。
所述信号杆系统中的信号臂与摇杆平行布置。
所述信号杆系统中的信号臂与接近开关垂直布置。
所述接近开关设在信号臂的外侧。
所述信号杆系统中的主轴与支座转动连接。
所述支座内镶嵌有耐磨衬套。
采用本实用新型,当盘卷经过时,盘卷接触摇杆使其带动主轴旋转,信号臂随之旋转且偏离原来的位置,接近开关信号发生变化,以此检测盘卷情况并完成计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接近开关只需要一套,且安装位置可以远离恶劣环境,不易损坏,计数准确,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备件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集卷筒1、支座2、信号杆系统3、接近开关4、主轴31、摇杆32、支撑部33、限位挡圈34、信号臂3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一种高线集卷站计数装置,包含集卷筒1、支座2、信号杆系统3和接近开关4,所述信号杆系统3包含主轴31、摇杆32、支撑部33、限位挡圈34和信号臂35,主轴31的两端分别设在集卷筒1两侧的支座2上,摇杆32固定在主轴31的中部,支撑部33的一端固定在主轴31上,支撑部33的另一端支撑在集卷筒1上,主轴31的一端设有两个限位挡圈34和一个信号臂35,所述信号臂35的一端固定在主轴31上,信号臂35的另一端靠近接近开关4。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2为敞口式,便于拆装,支座2内镶嵌有耐磨衬套,耐磨衬套的作用是提高主轴31的使用寿命。
信号臂35与摇杆32平行布置。接近开关4设置在信号臂35外侧,信号臂35与接近开关4垂直布置,接近开关4的检测端与信号臂35表面的距离为3~15mm,既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能避免产生干涉。
使用时,盘卷经过前,摇杆32和信号臂35均处于垂直位,此时接近开关4为常亮状态。盘卷经过时,盘卷接触摇杆32,使其带动主轴31旋转,信号臂35随之旋转,并偏离原来的位置,接近开关4信号发生变化,盘卷尾部脱离摇杆32后,摇杆32在重力作用下带动主轴31旋转,直至支撑部33的自由端接触到集卷筒1时,主轴31停止旋转完成复位,此时信号臂35也完成复位,接近开关4再次亮起,计数器加一;下一卷头部接触到摇杆32后,摇杆32再次带动主轴31旋转,信号臂35随之旋转偏离原来的位置,接近开关4失去信号,盘卷尾部脱离摇杆32后,摇杆32复位,信号臂35复位,接近开关4再次亮起,计数器再加一,依次类推。
在计数过程中,支座2和限位挡圈34限制主轴31只能产生旋转,支撑部33的作用是防止摇杆32复位时摆动幅度过大,影响后面的盘卷,同时防止信号臂35反复经过接近开关4造成误判,信号臂35的作用是将主轴31的角度变化转化为位移变化以便接近开关4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2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且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指纹加密U盘
- 下一篇:一种苗床验收清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