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1712.4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3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虞和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楼梯。
背景技术
楼梯使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
如公告号为206015683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框架拆装式楼梯,由一个以上相同结构的单元组成,相邻的单元采用钢板在梯柱两侧进行帮接固定;每个单元都包括梯柱、支撑杆、休息平台、斜道,支撑杆固定于梯柱上形成支撑骨架,两个休息平台分别固定于支撑骨架顶部一侧和中部另一侧,两级斜道固定于休息平台上呈之字布置,最下面的单元的梯柱下部设有能固定于基坑底部的结构并设有进人口,最上面的单元上部设置与外部通道的连接斜道并设置防砸棚,梯柱外侧满挂防护网或加设防护栏杆和脚踢板,斜道上设有踏步和扶手。
若将该楼梯运用于垂直落差较大的楼架结构,若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时,人们依旧需要踩着每一个单元走下楼梯,速度过慢,影响疏散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可在紧急输送时变为圆弧滑道,使人群通告下滑的方式下楼,提高了疏散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梯,包括若干个休息平台和斜道,三个相邻的斜道形成Z字型,所述斜道上设有若干踏步,所述休息平台位于两个相邻的斜道之间且平行于地面,所述斜道两侧均沿竖直向上固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定位转动连接有滑板;当所述滑板下端面抵接于踏步上端面时,两块所述滑板形成开口背对踏步的圆弧滑道;最下方所述斜道下端设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上端设有与斜道相连的呈圆弧形的缓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踏步上下楼梯,挡板和滑板可对行人进行保护,防止行人在下楼梯过程中从楼梯侧边掉落楼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转动滑板,使两块滑板拼接成圆弧滑道。人流在疏散时,直接让人从圆弧滑道下滑下楼即可,加快了人下楼的速度,从而提高了疏散速度。同时由于行人是一个个坐趟着下滑的,故行人对楼梯整体的压强较小,减小了楼梯坍塌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踏步宽度从斜道中心向斜道两端逐渐变大,一个所述斜道上所有所述踏步上侧边的连线形成平行于滑板的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所有踏步均可抵接于圆弧滑道,使人在圆弧滑道上时,圆弧滑道使受到足够的支撑力,防止人在圆弧滑道上滑动时圆弧滑道塌陷,减小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休息平台上开设有用于导向行人从一个斜道滑动到下一个斜道的圆弧槽,所述圆弧槽的深度逐渐变大,所述圆弧槽最靠近上一个斜道一端深度最小,所述圆弧槽内嵌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端面平行于休息平台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行人在从最上方的斜道下滑开始,中间不需停顿,可沿着圆弧滑道和圆弧槽一直下滑,提高了疏散和撤离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弧滑道的截面深度大于1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人们在圆弧滑道上向下滑时,圆弧滑槽有一定的深度,确保圆弧滑道的侧壁可对人有一个径向的限位力,防止人在圆弧滑道上滑动时从圆弧滑道侧边掉出圆弧滑道,减小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螺纹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滑板固设于转动轴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滑板定位转动连接于挡板,使日常生活中滑板可稳定位于斜道两侧对行人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限位杆;当所述挡板与滑板切线重合时,所述滑板抵接于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对滑板有一个限位力,可防止日常人们倚靠在滑板上时滑板转动,确保了滑板对人有一个限位的作用,从而防止人们从斜道侧边掉落,减小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包括转动连接于挡板的外轴和嵌设于外轴内且滑动连接于外轴的中间杆,所述外轴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外轴沿其径向滑动连接有锁定轴,所述挡板内壁沿外轴径向滑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和挡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当所述中间杆抵接于锁定轴时,所述活动轴位于挡板内;当所述中间杆离开锁定轴时,所述活动轴嵌设于外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1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