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中列车贯通道及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9047.5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9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陈跃忠;刘伟俊;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列车 贯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贯通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中列车贯通道及列车。
背景技术
现在正在使用的高铁、地铁贯通道,虽然在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结构相对固定,但是因为机构复杂沉重,存在大量金属件,难免存在许多小故障,易产生噪音、异响,且金属件间易发生部件之间的运动干涉变形。对于空中列车贯通道而言,高铁贯通道结构复杂、重量超重,生产成本高,并不适用于载客量少、轻量化的空中列车,地铁贯通道则具有侧护板、顶板结构,同样重量满足不了要求,且空中列车运行线路曲线小,此类结构贯通道满足不了运行要求。
空中列车即以悬挂的方式在空中轨道下方运行的列车,同地铁及轻轨相比,悬挂式空中列车具有造价低,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正常情况下,其耗能量不到地铁车辆的二分之一,其造价与地面有轨电车大致相当,约为地铁造价的1/5,轻轨、低速磁浮的1/2到1/3。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中列车贯通道,在常用的地铁贯通道结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很好的解决了空中列车小曲线通过的问题,并实现了贯通道的轻量化设计和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中列车贯通道,包括:内折棚组件、外折棚组件、三块式踏板组件和连杆机构,所述外折棚组件套设在所述内折棚组件的外部,所述内折棚组件与所述外折棚组件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折棚组件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三块式踏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内折棚组件的所述开口处,所述三块式踏板组件的底部通过踏板支撑与车体端面连接,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相邻两个车体之间的踏板支撑上,并且,所述连杆机构能够在垂向补偿中间渡板与踏板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三块式踏板组件包括两块固定踏板、踏板支撑和中间渡板,所述固定踏板与车体地板面螺纹连接,所述踏板支撑与车体车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踏板与所述踏板支撑搭接,所述中间渡板与两块所述固定踏板搭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渡板结构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分页渡板,所述分页渡板与所述中间渡板结构的主体之间铰接,能够进行上下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渡板结构的边缘设置有磨耗条。
需要说明的是,空中列车用贯通道主要安装于相邻两车厢的连接处,使两车厢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道,其应有良好的纵向伸缩性和横向、垂向的柔性,以适应车辆运行线路曲线的要求,具备车端连接、隔热、隔声和安全保护作用。考虑到空中列车悬挂于空中运行,其通过曲线小,要求安全性能好,重量轻量化,故不宜设计地铁车辆常用的侧护板和顶板机构,其车钩装置安装在车体车端的上部,车端下部无连接装置,故对踏板结构提出更高要求,既需满足车辆通过曲线要求,也应避免长期运行后产生间隙,保证安全可靠。针对这些难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空中列车用贯通道。该贯通道通过设计与车体内部通道轮廓相协调的内折棚组件替代了侧护板组件和顶板组件,相应减少了贯通道金属件数量,使得贯通道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满足轻量化要求;同时踏板设计成三块式踏板组件,其中两块固定踏板安装与车体地板面,其下部设计有踏板支撑,踏板支撑安装与车体车端,起到支撑固定踏板的作用,中间渡板搭接在两块固定踏板上;中间渡板下部设计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安装在相邻车体的踏板支撑上,其能在垂向补偿因中间渡板磨耗条磨损导致的与固定踏板产生的间隙;还设计有连杆机构,能在垂向补偿间隙,既能保证通过通道垂向无缝隙,又能保证车辆在运动时三块式踏板组件中的中间渡板永远处于中间位置,始终与固定踏板接触无间隙,乘客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内折棚组件包括篷布、中间框和边框组件,所述中间框为内折棚的框架支撑,所述边框组件与车体端面螺纹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篷布为海普龙篷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外折棚组件包括篷布、中间框、边框和上裙边,所述边框与车端接口螺纹连接,所述篷布套设在所述中间框外部,所述上裙边设置在所述外折棚组件的两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主体、连杆接头、销轴和轴套,所述连杆主体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连杆接头连接,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销轴的外部,所述销轴与所述中间渡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通过所述连杆接头带动所述中间渡板随车体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9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