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阴极节能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8972.6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9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菊英 |
主分类号: | H01J61/36 | 分类号: | H01J6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阴极 节能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阴极节能灯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冷阴极节能灯管。
背景技术
冷阴极灯管是目前光源中最高效节能的光源之一;其颜色丰富且纯正,可用于星级宾馆室内、外照明、城市标志、建筑物轮廓灯光造型;桥梁、大楼等建筑物的外轮廓、广场装饰照明等户外场合,是城市亮丽工程的首选光源。具有高亮度、高流明、高效节能、远距离视觉效果更好。冷阴极灯管是一种在霓虹灯的制作工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电极、粉管、制作工艺、老练以及配套电源等一系列与光源制作有关的整体规格,所产生的高端冷阴极低气压辉光放电光源。冷阴极节能灯管是新世纪绿色照明的理想光源,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冷阴极灯管的金属电极接头往往是直接裸露在外的,在进行安装等操作时,电极接头的表面往往会与一些物品发生磕碰,有损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冷阴极节能灯管,具备对电极柱提供保护效果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冷阴极灯管的金属电极接头往往是直接裸露在外的,在进行安装等操作时,电极接头的表面往往会与一些物品发生磕碰,有损坏的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冷阴极节能灯管,包括外管、连接装置、冷阴极灯管和接头,所述外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靠近外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阴极灯管,所述冷阴极灯管处于外管的内部,所述连接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极装置,所述接头的表面还活动连接有保护装置。
所述电极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接头腔内的一侧,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极柱,接头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电极柱的一端贯穿圆形通孔并延伸至接头的外部。
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的表面与接头一侧开设的圆形通孔活动连接,所述保护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接头腔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管,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固定套管的内壁,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与固定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接头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加固套管。
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保护装置分别设置在对应两个电极装置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管的外径与接头一侧开设的圆形通孔相适配,且保护套管的内径略大于电极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径与固定套管的内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加固套管的大小与保护套管的外径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杆和电极柱,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接头腔内的内壁,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极柱,电极柱的一端伸出接头的表面,使得保护装置能够更好的对电极装置进行保护,通过接头一侧开设的通孔活动连接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接头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套管,滑块股东连接在固定套管的内壁,固定套管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挡板,挡板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在固定套管的作用下,使得在常态时保护套管保持弹出的状态,从而对电极柱进行一定的保护,接头的表面还固定连接加固套管,对保护套管进行加固,使得对电极柱的保护效果更佳,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达到了对电极柱提供保护效果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冷阴极灯管的金属电极接头往往是直接裸露在外的,在进行安装等操作时,电极接头的表面往往会与一些物品发生磕碰,有损坏的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极装置和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连接装置、3-冷阴极灯管、4-接头、5-电极装置、51-固定杆、52-电极柱、6-保护装置、61-保护套管、62-滑块、63-固定套管、64-复位弹簧、65-挡板、66-加固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菊英,未经杨菊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8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管阴极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灯的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