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抢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7411.4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韩利凯;高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抢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抢答器。
背景技术
以前的抢答器大部分都是基于数字电路组成的,制作过程复杂,而且准确性与可靠性不高,成品面积大,安装、维护困难。存在以下缺陷:1、在一次抢答过程中,当出现超前违规抢答时,只能处理违规抢答信号,而对没有违规的有效抢答信号不能进行处理,因而使该次抢答过程变为无效。2、当有多个违规抢答时,普通抢答器或采用优先编码电路选择其中一个,或利用抢答电路电子元件的“竞争”选择其中一个。对于后者由于抢答电路制作完毕后电子元件被固定。各路抢答信号的“竞争”能力也被固定,因而本质上也有优先权。普通抢答器存在不公平性。3、当有多个违规抢答时,普通抢答器只能“抓住”其中一个违规抢答选手而其他的违规抢答选手无法“抓住”,因而出现“漏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抢答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抢答器,智能抢答器内置抢答电路,抢答电路中芯片IC1的P1.0-P1.7端口分别经开关K1-K8接电源,芯片IC1的RST端口经电容C3接电源,RST端口经电阻R9接地,RST端口接电容C4,电容C4经开关K15接电源,电容C4经电阻R8接地,芯片IC1的XTAL1端口和XTAL2端口分别经电容C1和电容C2接地,同时XTAL1端口经晶振Y1接XTAL2端口,芯片IC1的P0.0-P0.7端口接LED显示器的A-G端口,同时芯片IC1的P0.0-P0.7端口分别经电阻R1-R7接电源,LED显示器的1端口、3端口及4端口分别接芯片IC1的P2.0-P2.2端口,芯片IC1的P3.0-P3.5端口分别经开关K9-K14接地,芯片IC1的P3.6端口经电阻R10接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晶体管Q1的集电极接报警器BL的正极,报警器BL的负极接地。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芯片IC1采用AT89C52型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抢答电路,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时钟频率模块、复位模块、显示模块、声音模块、抢答开关模块,该抢答器系统通过八个按键输入抢答信号;利用4位七段共阴数码管来完成显示功能,根据烧录其中的程序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性高,安装维护简单,能够弥补背景介绍中抢答器的缺陷,系统更加优化,同时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抢答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智能抢答器,智能抢答器内置抢答电路,抢答电路中芯片IC1的P1.0-P1.7端口分别经开关K1-K8接电源,芯片IC1的RST端口经电容C3接电源,RST端口经电阻R9接地,RST端口接电容C4,电容C4经开关K15接电源,电容C4经电阻R8接地,芯片IC1的XTAL1端口和XTAL2端口分别经电容C1和电容C2接地,同时XTAL1端口经晶振Y1接XTAL2端口,芯片IC1的P0.0-P0.7端口接LED显示器的A-G端口,同时芯片IC1的P0.0-P0.7端口分别经电阻R1-R7接电源,LED显示器的1端口、3端口及4端口分别接芯片IC1的P2.0-P2.2端口,芯片IC1的P3.0-P3.5端口分别经开关K9-K14接地,芯片IC1的P3.6端口经电阻R10接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晶体管Q1的集电极接报警器BL的正极,报警器BL的负极接地。
所述芯片IC1采用AT89C52型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设计抢答器在运行时主持人有开始和结束、复位键。在后台主持人可以修改,抢答时间和选手回答问题的时间设置,原始状态下抢答时间为30s,回答问题时间为60s。通过加键和减键修改上述时间,改完后结束键确定。新时间开始有效,主持人按键开始后,选手开始抢答为有效,数码显示屏显示抢答时间倒计时和选手号,在最后五秒扬声器发生提示。如果主持人没有按下开始键而选手就抢答视为犯规,数码显示屏显示犯规者的代号,扬声器持续发生。主持人可按键结束,新一轮抢答开始。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文理学院,未经西安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7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