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砂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6233.3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明弘寅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8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砂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砂机。
背景技术
混砂机用于将原砂、粘结剂及其他辅料进行搅拌混合,利用混砂机搅拌桨、碾轮带动物料运动,使粘结剂有效包覆在砂粒表面并形成细碎颗粒。搅拌时搅拌阻力大、能耗高、生产成本也高,因此,如何提高混砂机的搅拌效率是节能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申请号为201420014280.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混砂机,包括机体,机体内安装有刮板结构和转子机构,所述刮板机构包含有一竖向穿接于机体底部的刮板轴,所述刮板轴位于机体内的一端上安装有刮板套,所述刮板套上连接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刮板,所述转子机构包含有一竖向紧接于机体顶部的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位于机体内的一端上安装有转子支架,所述转子支架上连接有多个水平设置的转子刮板,且转子刮板位于刮板上方。该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中的很多提高搅拌效率的改进一样均是通过对搅拌机构进行改进来提高搅拌效率,此种改进一般较为复杂,且增加了搅拌电机的负荷,易造成搅拌电机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须增加搅拌机电机负荷即可提高搅拌效率的混砂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机,包括混砂机本体1和盖设在本体1顶部的盖子2,所述盖子2上设置有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处设置有螺旋下料装置,所述螺旋下料装置包括螺旋叶片5和驱动螺旋叶片5转动的电机3,所述电机3通过支架6固定在盖子外部,所述螺旋叶片5位于混砂机内部。
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5的最高点位于盖子2以下。
优选地,所述下料口上设置有下料挡片4,所述下料挡片4围成一个圆柱形的下料通道,所述螺旋叶片5位于下料通道内。
具体地,所述下料挡片4与盖子2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所述下料挡片4的下端低于混砂机本体1的上边沿。
具体地,所述螺旋叶片5的最低点位于下料通道以下。
优选地,所述盖子2上还设置有可开关的观察窗口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砂机结构简单、合理,螺旋叶片在电机的带动下不断转动,进而物料在自身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沿着圆周均匀铺洒在混砂机内,设置在混砂机底部的搅拌桨短时间内即可将铺洒的物料搅拌均匀,大大缩短了搅拌时间,有效的降低了能耗;下料通道的合理设计有效的减少了物料的抛洒和浪费及其引起的车间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混砂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混砂机盖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混砂机盖子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本体、2 盖子、3 电机、4下料挡片、5 螺旋叶片、6 支架、7 观察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混砂机,包括混砂机本体1和盖设在本体1顶部的盖子2,盖子2上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处设置有螺旋下料装置,所述螺旋下料装置包括螺旋叶片5和驱动螺旋叶片5转动的电机3,电机3通过支架6固定在盖子外部,螺旋叶片5位于混砂机内部;下料时,物料通过支架6之间的空间落到螺旋叶片上,螺旋叶片在不断的旋转的过程中使得物料呈抛洒状均匀分布在混砂机内。
为了避免物料在螺旋叶片上旋转的过程中被抛洒出来,我们将螺旋叶片5的最高点设置在盖子2以下。
在物料旋转分布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物料落到本体1和盖子2的结合处,当打开盖子时物料洒落,浪费物料,我们在盖子的下料口上设置了下料挡片4,下料挡片4围成了一个圆柱形的下料通道,螺旋叶片5位于下料通道内,下料挡片4的下端低于混砂机本体1的上边沿。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挡片4和盖子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为了保证物料能够均匀抛洒分布在整个混砂机内部,我们将螺旋叶片5的最地点设置在下料通道以下,即螺旋叶片5伸出下料通道一部分。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搅拌情况进行判断,因此我们在盖子2上设置了可开关的观察窗口7,该观察窗口7同时可用于进行液体物料的添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我们应当理解,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改进和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明弘寅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明弘寅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6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进梁精锻工序的出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活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