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5364.X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2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乐群;吴晓慧;王鹏;郑德;王兴祥;周诚;刘彦;傅勤斌;马超;杨磊;杨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3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废水处理 沉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化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
背景技术
在焦化废水处理设备中,辐射式回流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使用,沉淀池在废水处理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有污泥回流沉淀池、物化沉淀池、污泥浓缩池,主要负责泥水分离和污泥浓缩工作,承担着整个工艺系统80-90%固体悬浮物的去除工作。现有技术中的沉淀池结构的构造主要分为:进水区、沉淀区、污泥区和出水区。废水沉淀原理为:泥水混合液从废水输送部件通过进水管输送到导流筒,再进入沉淀区。经过一段时间停留之后,泥水分离,上方的清水进入出水区,从出水通道流入下道工序,而泥水混合液中的泥沉淀到下方,通过刮泥机进入泥斗,然后被污泥泵泵入回流污泥井或污泥压滤机。为保证清水出水无悬浮物,要求出水区液面以下两米无污泥;现有技术中的沉淀池结构,泥水混合液(废水)从进水管直接冲击进入沉淀池,从而会对沉淀区进行沉淀的废水造成冲击,造成泥水从污泥区泛起进入沉淀区甚至出水区,影响废水沉淀效果和沉淀效率,从而影响废水中的清水的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避免进入沉淀池内的废水对沉淀区进行沉淀的废水造成冲击,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沉淀池结构的沉淀作用,达到对废水中的清水和泥进行有效分离的效果,保证清水出水水质,提高废水沉淀及分离效果和效率的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包括沉淀池本体,沉淀池本体上端设置端盖,端盖上设置导流筒,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的进水管一端与废水输送部件连通,进水管另一端延伸到导流筒内,进水管延伸到导流筒内的一端设置向下弯折的弯管,导流筒内设置沿导流筒内壁一周布置的进水槽,弯管延伸到进水槽内。
所述的进水槽设置为环形结构,进水槽包括进水槽底部和进水槽外板,所述的进水槽底部和进水槽外板设置为截面呈L形的结构,进水槽底部、进水槽外板和导流筒内壁形成U字形的进水槽。
所述的进水槽设置为环形结构,进水槽包括进水槽外板,所述的进水槽外板下端与导流筒内壁连接,进水槽外板和裙边部之间设置为存在夹角的结构,所述的夹角设置在30°-80°之间的结构。
所述的进水槽外板的外板上端面设置为低于端盖下表面的结构。
所述的沉淀池本体包括位于沉淀池本体内部下方的污泥区、位于污泥区上方的沉淀区,导流筒上端与端盖连接,导流筒下端设置为能够延伸到沉淀区的结构,沉淀池本体下端设置泥斗。
所述的导流筒下端设置喇叭口状的裙边部,裙边部设置为能够延伸到沉淀区的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在设计生产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时,在导流筒内部设置进水槽,而将进水管延伸到沉淀池本体内的一端端头的弯管设置为引到进水槽内的结构,当需要进行沉淀的废水通过废水输送部件输送到进水管,再从进水管另一端的弯管流出,直接流到进水槽内,废水槽内的废水不断积累,直到从进水槽溢出,然后再顺着进水槽外壁及导流筒内壁流到沉淀池本体内,这样,带冲击力的废水不会直接进入沉淀池本体,也就不会作用在沉淀池本体内的废水中,有效避免进入沉淀池内的废水对在沉淀区进行沉淀的废水产生冲击力,避免废水因为冲击力而产生翻滚,从而造成将沉淀中的废水再次搅浑,这样,能够有效发挥沉淀池本体的沉淀作用,确保进入沉淀池本体的废水能够方便快捷进行废水分离,使得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沉淀,废水中的泥逐步下沉落到污泥区,而废水中的清水上浮到出水区,从而再将清水引出沉淀池本体,可以进行清水回收及进行再利用。上述结构,有效避免废水进入沉淀池本体时对沉淀中的废水进行干扰,有效加快废水沉淀及泥水分离效果和效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避免进入沉淀池内的废水对沉淀区进行沉淀的废水造成冲击,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沉淀池结构的沉淀作用,达到对废水中的清水和泥进行有效分离的效果,保证清水出水水质,提高废水沉淀及分离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沉淀池结构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5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