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喷胶机的送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4094.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昌军;马孝义;漆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孝义 |
主分类号: | B05C7/02 | 分类号: | B05C7/02;B05C9/14;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96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喷胶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喷胶机的送料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轮胎制造工艺过程中,一般会在轮胎内部加入一层保护物料层,以增强轮胎的安全性能。现有的技术工艺过程一般熔胶、传输胶料、喷料,其加热过程一般直接采用加热棒对装胶桶加热,加热后直接通过输料管传输,然后用单喷头或者对称的双喷头进行喷涂。现有的技术很容易造成胶料加热不均匀,传输过程物料温度变化较大,胶料内的杂质会影响管道的畅通性,喷涂不均匀。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轮胎的质量以及轮胎使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胎喷胶机的送料系统,具有胶料加热均匀,物料传输温度恒定,喷涂均匀等特点,并且能过滤胶料中的杂质,大大提高轮胎的质量。其具体技术特征如下:
一种轮胎喷胶机的送料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输料腔、喷料腔,输料腔与喷料腔之间用输料通孔连通;输料腔内设有送料系统,喷料腔内设有喷淋辅助结构,送料系统包括有滑动装置、承载台、电加热桶、熔料桶、过滤器、增压泵、出料管、搅拌轮、搅拌电机、增压电机;承载台底面通过滑动装置设置于输料腔内;承载台的上面设有电加热桶、过滤器、增压泵;电加热桶的表面设有凹口,熔料桶设在凹口内;电加热桶内设有熔料桶,熔料桶从右到左用输料管道依次连接过滤器、增压泵、出料管;出料管远离增压泵一端设有“Y”型双喷头;承载台上还设有搅拌电机、增压电机,增压电机的转动轴通过链条连接增压泵的转动轴;搅拌轮设在熔料桶内,搅拌电机的转动轴通过链条连接搅拌轮的转动轴。
进一步地,滑动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传动结构、第二传动结构,底板设在输料腔的底面,承载台设在底板上;底板下表面以及承载台的下表面均设有导轨槽,底板下表面的导轨槽与输料腔底面的第一导轨配合连接,底板上表面设有第二导轨,承载台下表面的导轨槽与第二导轨配合连接;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垂直;底板与输料腔内部底面之间设有第一传动结构;底板与承载台之间设有第二传动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丝杆、第一传动电机,第一丝杆与第一传动电机转轴连接,第一丝杆上还设有第一移动块;第一丝杆与第一传动电机设在输料腔内底面,第一移动块连接在底板上;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丝杆、第二传动电机,第二丝杆与第二传动电机转轴连接,第二丝杆上还设有第二移动块;第二丝杆与第二传动电机设在底板上,第二移动块连接承载台。
进一步地,“Y”型双喷头的两个喷头之间的夹角为85-120度。
进一步地,电加热桶的上表面有凹口、进油管,熔料桶设在凹口内。
进一步地,电加热桶的上表面有凹口、进油管,电加热桶表面的凹口为熔料桶,电加热桶内设有加热棒、熔料桶,加热棒、导热油位于电加热桶与熔料桶之间。
进一步地,过滤器、增压泵、出料管内均设有加热棒以及温度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油加热,胶料加热均匀;在过滤器、增压泵、出料管内设置加热棒,物料传输温度恒定;采用Y型双喷头,喷涂均匀;设有过滤器,能过滤胶料中的杂质。本实用新型能大大提高轮胎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喷胶机的送料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输料腔2、喷料腔1,输料腔2与喷料腔1之间用输料通孔连通;输料腔2内设有送料系统,喷料腔1内设有喷淋辅助结构,送料系统包括有滑动结构、承载台21、电加热桶22、熔料桶23、过滤器24、增压泵25、出料管26、搅拌轮231、搅拌电机、增压电机。
承载台21底面通过滑动装置与输料腔2连接;滑动装置包括有底板36、第一传动结构、第二传动结构,底板36下表面以及承载台21的下表面均有导轨槽,底板36下表面的导轨槽与输料腔2底面的第一导轨31配合连接,底板36上表面设有第二导轨32,承载台21下表面的导轨槽与第二导轨32配合连接;第二导轨32与第一导轨31垂直。这样,承载台21就可以相对于输料腔2做左右移动或者前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孝义,未经马孝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4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喷胶机的喷料系统
- 下一篇:视觉跟随检测涂胶系统胶管平衡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