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反应堆中传热管破漏的检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3913.X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8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意;梁超佳;范建超;郭永飞;王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17 | 分类号: | G21C17/017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反应堆 传热 管破漏 检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反应堆中传热管破漏的检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核反应堆堆芯所产生的热量,主要由核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通过换热器或蒸汽发生器传递给核反应堆二回路,在热交换器或蒸汽发生器内是由成几百上千根传热管完成一、二回路的热交换。由于传热管数量多、尺寸小、管壁薄,且管内外承受不同温度和压力,一旦传热管出现破漏,一回路放射性物质泄漏,如果不进行检测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比如二回路介质(水或气)将向一回路渗透,会导致一回路冷却剂循环能力下降、一回路超压,甚至蒸汽爆炸。
因此为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必须提供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一、二回路传热管是否破漏的方法,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化。目前现有的检测方法,比如N16检测方法,是检测一回路是否有向二回路渗透,都是针对压水堆不适用于液态重金属为冷却剂的第四代堆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反应堆中传热管破漏的检测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反应堆中传热管破漏的检测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以及至少三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核反应堆二回路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隔离阀,所述核反应堆二回路的入口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隔离阀;
所述每一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换热器或蒸汽发生器中,用于检测核反应堆一回路压力,并将采集的压力检测值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
事故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三个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压力检测值或/及结合其上一时刻压力检测值,检测所述换热器或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是否存在破漏情形;
隔离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事故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传热管存在破漏情形时,控制所述第一隔离阀和所述第二隔离阀关闭,以阻止核反应堆二回路的水向核反应堆一回路渗透。
优选地,
事故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事故检测单元,用于在判断到所述至少三个压力传感器中至少两个的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压力检测值大于预设值Pcon时,判定所述传热管存在破漏情形。
优选地,所述事故检测单元还包括有:第二事故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事故检测单元,用于在判断到所述至少三个压力传感器中至少两个的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当前压力检测值与上一时刻压力检测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值ΔP时,则判定所述传热管有破漏。
优选地,所述预设值Pcon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仪表测量精度A、所述核反应堆一回路的最小安全阈值T、以及所述核反应堆一回路的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Pmax求得,且计算方式如下:Pcon=(1+A+T)*Pmax。
优选地,所述预设值ΔP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仪表测量精度A、所述核反应堆一回路的最小变化量C、以及所述核反应堆一回路的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Pmax求得,且计算方式如下:ΔP=(1+A+C)*Pmax。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第四代堆型中,如果换热器的传热管破漏,核反应堆二回路的高压水会向核反应堆一回路渗透,导致一回路的压力增加,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及时的检测出核反应堆中核反应堆一回路的压力是否增加,从而判断换热器或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是否有破漏的情形,当有破漏情形时,控制核反应堆二回路上入口和出口的隔离阀关闭,从而减少更多核反应堆二回路的水向核反应堆一回路渗透,避免了发生事故,并且通过多块冗余压力传感器采集核反应堆一回路的压力值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降低了设备因单一故障误触发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反应堆中传热管破漏的检测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反应堆中传热管破漏的检测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反应堆中传热管破漏的检测控制方法的第一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反应堆中传热管破漏的检测控制方法的第二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3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金属回路运行介质熔化与净化装置
- 下一篇:芯体组件入口管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