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3685.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3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秦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高慧娟 |
地址: | 441021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循环 优化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法烟气脱硫领域,特涉及一种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环保新形势下,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广泛应用于硫酸、锅炉、焦化等行业尾气治理。锅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风机增压后进入脱硫塔中部的浓缩段。经过喷淋、洗涤,降温后,再进入上部吸收段。吸收剂自上而下与上升的烟气逆流接触,烟气中的SO2与吸收剂循环液反应生成硫酸铵、亚硫酸氢铵等,烟气中的SO2得以脱除净化,脱硫达标后的烟气由烟囱排出。吸收剂经循环泵加压后送到脱硫塔吸收段雾化喷淋反应,当锅炉启运、停运及降负荷生产时,锅炉烟气量将会大幅度降低,烟气经过脱硫塔升气帽部位的压头降低,导致雾化状吸收剂循环液从升气帽部位飘漏到脱硫塔的浓缩段,随着循环泵运行时间推移,漏液累计量不断加深,吸收剂循环槽液位不断下降,而硫酸铵循环槽液位不断上升,导致吸收剂循环槽和硫酸铵循环槽内的循环液量失去平衡,从而影响氨法烟气脱硫系统工艺流程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漏液收集器,正常工作时通过打开喇叭收集口的小孔使高压烟气正常流动,当气压减小时,小孔关闭,使飘漏的雾化状吸收剂循环液被收集在漏液收集器内,在通过漏液收集器将起回收至吸收剂回流管线,从而使吸收剂循环槽和硫酸铵循环槽内的循环液量一直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包括升气帽、漏液收集器、平衡回流管线、吸收剂回流管线、弯管,升气帽设置在脱硫塔吸收段与浓缩段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液收集器设置在浓缩段上,且位于升气帽正下方位置,漏液收集器下部通过弯管与平衡回流管线连接,平衡回流管线与吸收剂回流管线连接,吸收剂回流管线的另一端与吸收段的回收槽连接;弯管设置在漏液收集器与平衡回流管线之间;所述的漏液收集器包括盛液槽、喇叭收集口、导流槽、液体输出口、浮块、浮块卡口、浮动窗,盛液槽上部设置喇叭收集口,喇叭收集口有多个小孔,每个小孔上设置浮动窗;盛液槽下部设置导流槽,导流槽一侧设置液体输出口,导流槽上部设置浮块卡口,浮块卡口内设置浮块。
根据如上所述的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液收集器与升气帽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3米至2米。
根据如上所述的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液收集器与升气帽之间的距离为0.5米。
根据如上所述的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回流管线向下倾斜设置。
根据如上所述的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块设置为圆球形。
根据如上所述的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槽内增设记忆合金片,记忆合金片在温度低于30°时打开,在高于30°时处于自然的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生产时,工艺简单,方便实用,操作性强。当经过脱硫塔烟气量减少时,从升气帽部位飘漏损失吸收剂循环液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得到有效补充,确保了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正常平衡,避免因吸收剂和硫酸铵循环液量失衡而导致脱硫系统工艺流程紊乱。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简化了原有工艺调液程序,方便工人掌握操作要领,大大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了吸收剂循环槽和硫酸铵循环槽液位不正常现象的发生,确保了浓缩段产出的硫酸铵料浆品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漏液收集器结构示意图(记忆合金片未打开状态);
图3为喇叭收集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优化平衡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图5为漏液收集器结构示意图(记忆合金片打开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升气帽1、漏液收集器2、盛液槽21、喇叭收集口22、导流槽23、液体输出口24、浮块25、浮块卡口26、浮动窗27、记忆合金片28、平衡回流管线3、吸收剂回流管线4、弯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3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烟气环保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氧化脱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