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电动无障碍乘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1701.8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东;郇泉;姜博文;祝瑞翰;王峥;吴晓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A61G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车 电动 障碍 乘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电动无障碍乘车装置,主要由支撑板、伸缩板、丝杠机构、连杆机构、滑轮、导向滑轮、滚筒机构、挡板机构、控制器和步进电机及其固定装置组成。步进电机、丝杠机构和滚筒机构固定在支撑板下底板上。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步进电机带动丝杠机构转动,进而使丝杠机构上的丝杠滑块机构向外平动,通过连杆机构将伸缩板推出,当伸缩板到达路肩时,控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此时路肩和公交车通过伸缩板斜面连接,可以方便轮椅通过。然后控制步进电机反转,步进电机带动丝杠机构将伸缩板拉回到初始位置。整个装置的控制由司机根据车门监视器显示的情况,通过按钮操控。本装置旨在给老弱病残群体出行乘车提供巨大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社会公共交通服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上下公交车更方便和安全的电动乘车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残疾人总量的庞大,且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趋势的发展及“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中国社会与各级政府日益关注无障碍设施环境的规划与建设。但当今社会上的公交车,绝大部分还是传统的公交车,传统的公交车设计忽略了特殊人群的需求,例如残疾人和老年人乘坐轮椅将无法自如上下公交车,这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等经过多年努力,已经逐步建成了一批包含无障碍公交车的无障碍设施,但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纯人工操作的技术层面,例如北京的公交车无障碍装置是纯人工手动操作的,乘务员手动打开折叠板,绕固定轴旋转一周将其搭在路肩上,为有障碍人士提供轮椅通道进而乘车。这种折叠板虽然达到为有障碍人士乘车通道的目的,但是需要人力参与,旋转时占用空间大,操作时间长,耗功耗时,也正因为上述缺点,使在实际运行中社会效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总的来说国内该领域的发展水平从自动化、人性化角度来看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更加自动化、人性化的方便轮椅人群上下公交车,采用电动装置来改进之前的手工操作,采用丝杠机构等传动装置来保证残疾人和老年人乘坐轮椅上下公交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公交车电动无障碍乘车装置主要用于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乘坐轮椅上下公交车,装置主要由支撑板、伸缩板、丝杠机构、连杆机构、导向滑轮、滑轮机构、滚筒机构、挡板、控制器和步进电机等组成。所述支撑板分为支撑板上顶板和支撑板下底板,支撑板下底板上固定步进电机、滑轮机构、丝杠机构、滚筒机构,支撑板上顶板上固定有挡板机构。所述伸缩板端部上设置有导向滑轮。所述丝杠机构还包含丝杠滑块机构。所述控制器主要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和转动时间。通过控制器来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进而使丝杠上的丝杠滑块机构向外平动,通过连接在丝杠滑块机构上的连杆机构将伸缩板推出,当伸缩板到达路肩时,控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此时路肩和公交车车厢底部通过伸缩板这个斜面连接,可以方便残疾人乘坐轮椅通过。然后控制步进电机反转,步进电机带动丝杠将伸缩板拉回到初始位置。
上述结构中,支撑板整体固定在车厢底板上(底板上事先挖有10厘米深的矩形槽以使支撑板放入),支撑板上顶板与公交车车厢底部平齐以方便乘客站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1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