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1614.2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山;胡竞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脉巨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12 | 分类号: | F27B9/12;F27B9/24;F27B9/30;F27B9/36;F27B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炉,属于隧道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隧道炉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加工装备,不仅可以用来加工食品,而且可以用来加工机器零件。现有的隧道炉只能把炉内温度加热到某一特定温度,调温不便,且并能精确的调节温度,而且加热方式多是从上方加热,并不能是产品均匀受热,容易出现废品,且没有设置冷却装置,导致产品在加热后很长时间温度都降不下来,这对生产来讲是非常不利的,这会增加工时,导致成本增加,所以一种可以精确调温、使产品均匀受热且有冷却装置的隧道炉是市场所急需的,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炉,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隧道炉调温不精确、产品受热不均匀且没有降温装置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炉,包括支撑腿、托台、传送带、炉体和风机,所述支撑腿顶部设有托台,所述托台与支撑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托台顶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托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传送带顶部分别设有进口风刀、三个炉体、出口风刀和冷却装置,所述进口风刀、三个炉体、出口风刀和冷却装置与托台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炉体底部分别设有测温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和加热装置与炉体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炉体顶部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炉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炉体一侧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炉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出风管一端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出风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一侧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炉体和过滤装置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炉体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侧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托台底部分别设有控制器和调频电机,所述控制器与托台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调频电机与托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风机、测温装置、加热装置、进口风刀、出口风刀、冷却装置、调频电机和过滤装置与控制器均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温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为红外线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装置为制冷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与电源通过电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范围为:0-20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底部通过转轴与调频电机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为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隧道炉,通过在传送带顶部分别设有进口风刀、三个炉体、出口风刀和冷却装置,炉体底部分别设有测温装置和加热装置,托台底部分别设有控制器和调频电机,可以精确的调节温度,并可以在产品加热完成后对产品降温,炉体顶部设有风机,炉体一侧设有出风管,过滤装置一侧设有进风管,可以循环风加热产品,使产品受热均匀,减少废品,从而达到本新型有效地解决传统的隧道炉调温不精确、产品受热不均匀且没有冷却装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管与出风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托台;3、传送带;4、进口风刀;5、测温装置;6、加热腔;7、风机;8、加热装置;9、炉体;10、出口风刀;11、冷却装置;12、调频电机;13、控制器;14、出料口;15、进料口;16、出风管;17、进风管;18、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脉巨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脉巨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1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