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机收卷部的静电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8176.4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9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覃龙;李春华;董国忆;黄嘉明;周道美;徐进治;卜灿勤;杨才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真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2/00 | 分类号: | B41F22/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426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印刷机 收卷部 静电 消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印刷机收卷部的静电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在印制产品过程中,由于收卷部的卷材拉扯和挤压将会产生大量的静电,该静电不仅会对收卷辊辊体以及收卷辊两端轴承造成损坏,而且使印刷的卷材表面易吸附尘埃、杂质等,影响卷材表面的清洁度,进而影响卷材表面质量,降低印刷质量;然而卷材在收卷辊上不断由小变大,不便于安装固定的静电消除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收卷部的静电消除装置,当卷材上有较大静电时,通过气缸控制光面导电辊与收卷辊上的卷材接触,使静电流入大地;当卷材上没有静电时,通过气缸控制光面导电辊与收卷辊分开,不影响卷材在收卷辊上由小变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印刷机收卷部的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光面导电辊、活动支架、活动连接块、气缸、碳刷装置以及导线;所述活动支架和活动连接块通过活动支点固定在印刷机的收卷架上,所述气缸的气缸轴固定在活动连接块上;所述光面导电辊的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固定在活动支架靠近收卷辊的一端,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印刷机的收卷架上,使光面导电辊与收卷辊平行,并能自由转动;所述碳刷装置的一端通过固定轴固定在活动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光面导电辊的外圆周滑动接触;所述导线的一端与碳刷装置的导电端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收卷架上的接地点;通过气缸带动活动支架运动,使光面导电辊轻靠至收卷辊的卷材上,卷材上的静电通过光面导电辊、碳刷装置、导线流入大地,消除印刷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所述碳刷装置包括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固定部和安装部的端部相互垂直固接为一体;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架和设在固定架上的螺栓架,所述螺栓架上设有调节螺栓;所述固定架套装在固定轴上,通过调节螺栓压紧;所述安装部包括碳刷导电支架和碳刷,所述碳刷导电支架远离固定部的一端设有方孔,所述碳刷的刷尾设于所述方孔中,所述碳刷的刷头与所述光面导电辊的外圆周滑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碳刷导电支架为碳刷铜支架,所述碳刷铜支架上设有螺丝,所述导线的一端固定在螺丝上。
进一步的,所述碳刷装置还包括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栓上,所述拉簧绕过固定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碳刷导电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面导电辊为光面铝辊。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为铜芯软线,所述铜芯软线外套有绝缘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印刷机收卷部的静电消除装置,通过气缸控制光面导电辊与收卷辊上的卷材的接触和分离,使卷材上的静电通过光面导电辊、碳刷装置、导线流入大地,有效去除了静电,使卷材表面不易吸附尘埃、杂质等,提高了卷材表面的清洁度,从而提高了卷材表面质量,保证了印刷质量;同时保护收卷辊辊体以及收卷辊两端轴承不受损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该静电消除装置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且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机收卷部的静电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碳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收卷辊,2-卷材,3-光面导电辊,4-碳刷装置,5-固定轴,6-活动支架,7-活动支点,8-气缸,9-气缸轴,10-活动连接块,11-导线,12-收卷架的接地点,13-轴承,14-碳刷,15-固定架,16-拉簧,17-调节螺栓,18-螺丝,19-碳刷导电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真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真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8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