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挤出机的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8141.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8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牡丹;郭苏莹;闫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海钰塑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0 | 分类号: | B29C47/10;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6033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挤出机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挤出机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机的供料一般大多采用粒料,但也可以采用带状料或者粉料。装料设备通常都使用锥形加料斗,其容积要求至少能提供一个小时的用量。料斗底部有截断装置,以便调整和切断料流,在料斗的侧面装有视孔和标定计量的装置。有些料斗还可能带有防止原料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减压装置或者加热装置,或者有些料筒还自带搅拌器,能为其自动上料或加料。
料斗一般做成对称形式。在料斗的侧面开有视窗,以观察料位及上料情况,料斗的底部有开合门,以停止和调节加料量。料斗上方加盖子,防止灰尘、湿气及杂质落入。但是现有技术的加料装置不具有自动控制供料速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挤出机的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塑料挤出机的加料装置,包括第一加料斗、控制器壳体、控制杆、螺纹、电机和第二加料斗;所述控制器壳体的一端面上具有开孔,该开孔端的顶面上设置有通口,控制器壳体另一端的底面上设置有通口;所述控制杆一端设置在控制器壳体的空腔内,该控制器壳体的空腔内的控制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控制杆的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接;第一加料斗的底部开口与控制器壳体的顶面通口焊接连接,控制器壳体的底面通口与第二加料斗的顶面通口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加料斗的截面均呈正方形形状,第一加料斗的顶部和底部均具有开口,第一加料斗顶部的正方形边长大于其底部的正方形边长,第一加料斗的内部为空腔设置。
所述控制器壳体的截面均呈正六边形形状。
所述控制器壳体的顶面通口呈正方形形状,控制器壳体的底面通口呈圆形形状。
所述螺纹为左旋方向旋转,螺纹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
所述控制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该限位环设置在控制器壳体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料斗设置有四个倾斜的平面,且倾斜的角度为钝角,能够减缓加料速度;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杆来输送物料,解决了加料速率不可控的技术问题,使加料均匀,并且能够在加料口堵塞时关闭电机,从而避免加料装置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加料斗设置成圆台形状,且圆台的顶面直径大于底面直径,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加料速率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挤出机的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第一加料斗,2-控制器壳体,3-控制杆,31-螺纹,32-限位环,4-电机,5-第二加料斗,6-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塑料挤出机的加料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第一加料斗1、控制器壳体2、控制杆3、螺纹31、限位环32、电机4和第二加料斗5;
其中,第一加料斗1的截面均呈正方形形状,第一加料斗1的顶部和底部均具有开口,顶部的正方形边长大于底部的正方形边长,第一加料斗1的内部为空腔设置;由于第一加料斗1的底部边长小于顶部边长,所以第一加料斗1能够控制加料速度;
控制器壳体2的截面均呈正六边形形状,控制器壳体2的一端具有开孔,另一端不具有开孔,即为封闭设置,控制器壳体2的内部为空腔设置;控制器壳体2的顶面和底面均呈矩形形状,且与水平面平行;控制器壳体2的顶面上靠近开口端处设置有通口,该通口呈正方形形状,该正方形通口的边长与加料斗1底部正方形开口的边长相等;控制器壳体2的底面上靠近封闭端处设置有通口,该通口呈圆形形状;
控制器壳体2的空腔内设置有控制杆3,控制杆3呈圆柱体形状,该圆柱体的一段设置在控制器壳体1的空腔内,该段控制杆3的端部与控制器壳体2的圆形通口的轴心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控制器壳体2空腔内的控制杆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31,该螺纹31为左旋方向旋转,螺纹31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控制杆3的另一段从控制器壳体2的开孔穿出,设置在控制器壳体2的外部,与电机4相连接;控制器壳体2外部的控制杆3的外侧壁上套置有限位环32,限位环32呈圆形形状,限位环32用来限制位于控制器壳体2外部的控制杆3进入控制器壳体2的长度;
第二加料斗5呈圆台形状,该圆台的截面均呈圆形形状,圆台的顶面直径大于圆台的底面直径;第二加料斗5的内部为空腔设置,第二加料斗5的两端均具有开口,第二加料斗5的顶面开口直径与控制器壳体2的圆形通口的直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海钰塑化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海钰塑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8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