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行车起吊作业的真空吸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6914.1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4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纪汉成;万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6 | 分类号: | B22D1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5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行车 起吊 作业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真空吸铸技术。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领域,传统的铸造工艺是利用高温金属液的自重流入浇铸模中进行排气注液凝固法,这种浇铸工艺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随着国家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传统的铸造已无法满足高端装备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铸造技术的转型升级,申请人对真空吸铸法进行长期的探索试验,并成功地对涡轮增压器的涡壳等结构复杂的薄壁铸件进行真空吸铸成型铸造,实现了对高端铸件的真空吸铸铸造成型,申请人在ZL201620859584.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吸铸的密封装置,它是本公司自行研制的真空吸铸专用装置,真空吸铸是通过真空系统在铸型型腔内建立真空,把金属液由下而上地吸入型腔,进行凝固成形的反重力铸造的方法。利用真空吸铸代替重力浇注能提高铸件的质量和工艺出品率,能有效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缩孔缩松等缺陷。
同时,现有的真空吸铸装置,只能进行定点作业,作业范围受限,尤其是对大规格铸件,为此申请人又对现有的吸铸装置进行改进。发明了一种便于行车起吊作业的真空吸铸装置,重点解决吸铸模型的精准定位与固定问题,吸铸空间的密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行车起吊作业的真空吸铸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行车起吊作业的真空吸铸装置,在真空底座箱的底部固定有底座限位块,陶瓷定位底座密封地安装在真空底座箱的底板上,由底座限位块在平面内限位,陶瓷吸管套装在陶瓷定位底座的台阶中心孔中并穿过真空底座箱的底板,陶瓷吸管与陶瓷定位底座及铸造砂模型之间用密封垫实现密封对接,铸造砂模型放置在陶瓷定位底座上,铸造砂模型与陶瓷定位底座之间有定位块定位,铸造砂模型的吸液通道与吸铸陶瓷吸管的内孔对准相通,真空上箱密封地罩盖在真空底座箱上,在真空上箱的顶面上设有压紧气缸和真空抽吸软管,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压住铸造砂模型的顶面,真空抽吸软管与真空内腔相通,真空泵通过真空抽吸软管对真空内腔进行抽真空,在真空上箱顶部设有行车起吊用的吊环。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满足了用行车起吊真空吸铸装置的起吊要求;解决了铸造砂模型在真空内腔中精准定位和夹紧要求,消除了在吸铸时因真空内腔密封性能不达标而引起的铁水吸铸失败或铸件不合格,吸铸真空内腔由真空上箱与真空底座箱密封拼装后形成,这样便于铸造砂模型的安装、定位和夹紧操作,整个吸铸装置可以用行车起吊移动,吸铸操作范围大,最适合做真空吸铸试验所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底座箱;2-陶瓷定位底座;3-陶瓷吸管;4-底座限位块;5-铸造砂模型;6-真空上箱;7-压紧气缸;8-真空抽吸软管;9-真空内腔;10-下密封垫;11-中密封垫;12-上密封垫;13-定位块;14-起吊环;15-吸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行车起吊作业的真空吸铸装置,在真空底座箱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限位块4,陶瓷定位底座2的下端面通过下密封垫10密封地安装在真空底座箱1的底板上,陶瓷定位底座2由底座限位块4在平面内限位,陶瓷吸管3套装在陶瓷定位底座2的中心孔中并穿过真空底座箱1的底板,陶瓷吸管3的限位轴肩下端面与陶瓷定位底座2之间通过中密封圈11密封对接,陶瓷吸管3的限位轴肩上端面与铸造砂模型5之间通过上密封圈12密封对接,铸造砂模型5放置在陶瓷定位底座2上,铸造砂模型5与陶瓷定位底座2之间设有定位块13定位,铸造砂模型5的吸液通道15与吸铸陶瓷吸管3的内孔对准相通,真空上箱6密封地罩盖在真空底座箱1上,在真空上箱6的顶面上设有压紧气缸7、吊环14和真空抽吸软管8,压紧气缸7的活塞杆压住铸造砂模型5的顶面,真空抽吸软管8与真空内腔9相通,真空泵通过真空抽吸软管8对真空内腔9进行抽真空。
在本例中,在真空上箱6与真空底座箱1的对接面之间设有密封件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6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液低压铸造用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金属自动脱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