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器材用海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5906.5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7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祥辉;张志华;李建玉;付小涛;刘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德海绵(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01D39/16;B01D46/3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器材 海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产品,具体是一种过滤器材用海绵。
背景技术
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也有的海绵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海绵也有其独特的柔软特点。人们常用的海绵大多由发泡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根据发泡的方式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特点的特殊用的海绵,其中有记忆海绵、透气/水海绵等等不同的海绵有其独特的使用方式和场所,但由于发泡工艺的限制,通常生产出的海绵都是单独的一种,使用的局限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过滤器材用的海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压框与海绵,固定压框环绕固定在海绵的边缘,所述固定压框包括有前框和后框,前框和后框之间连接有穿接杆,固定框的内圈的表面为嵌槽,海绵的边缘设置在嵌槽中,穿接杆横贯嵌槽并且穿透海绵,海绵为多层结构,从过滤流体的流向依次为大颗粒吸收层、第一阻断层、小颗粒吸收层、第二阻断层以及强度层,所有的海绵层紧密接触,排出所有间隙后熔接,所述大颗粒吸收层的孔隙大于小颗粒吸收层的孔隙,第一阻断层和第二阻断层都为高密度小孔海绵层,并且第二阻断层的孔小于第一阻断层的孔,第二阻断层的孔小于PM2.5颗粒的直径,所述强度层为高弹性海绵,覆盖住第二阻断层的表面。固定压框的作用是固定海绵,形成一个组件,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安装到过滤器材上,穿接杆直接贯穿海绵,拉紧力高;海绵中,过滤的空气或其它流体依次通过大颗粒吸收层、第一阻断层、小颗粒吸收层、第二阻断层以及强度层,大颗粒吸收层将大颗粒滞留在其中,第一阻断层形成第一次阻隔过滤,之后小颗粒吸收层将小颗粒滞留在其中,第二阻断层形成再次的阻隔过滤,最后强度层也起到部分的阻隔作用,过滤的效果好,效率高,不易堵塞,同时结构紧凑,更换方便。
所述强度层的边缘向外延伸翻折并包覆住其他海绵层的侧边表面。包裹住主要的海绵结构,因为流动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通过强度层提高抗拉力,减小海绵的变形。
所述第一阻断层的厚度为大颗粒吸收层的厚度的1/4~1/3。
所述第二阻断层的厚度为小颗粒吸收层的厚度的1/3~1/2。
所述固定压框与海绵接触的边缘成型有排齿,并与海绵直接接触。排齿可以更好提高固定压框的紧固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固定压框的作用是固定海绵,形成一个组件,在安装时可以直接安装到过滤器材上,穿接杆直接贯穿海绵,拉紧力高;海绵中,过滤的空气或其它流体依次通过大颗粒吸收层、第一阻断层、小颗粒吸收层、第二阻断层以及强度层,大颗粒吸收层将大颗粒滞留在其中,第一阻断层形成第一次阻隔过滤,之后小颗粒吸收层将小颗粒滞留在其中,第二阻断层形成再次的阻隔过滤,最后强度层也起到部分的阻隔作用,过滤的效果好,效率高,不易堵塞,同时结构紧凑,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压框,2、海绵,11、前框,12、后框,3、穿接杆,4、嵌槽,21、大颗粒吸收层,22、第一阻断层,23、小颗粒吸收层,24、第二阻断层,25、强度层,5、排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具体包括固定压框1与海绵2,固定压框1环绕固定在海绵2的边缘,所述固定压框1包括有前框11和后框12,前框11和后框12之间连接有穿接杆3,固定框的内圈的表面为嵌槽4,海绵2的边缘设置在嵌槽4中,穿接杆3横贯嵌槽4并且穿透海绵2,海绵2为多层结构,从过滤流体的流向依次为大颗粒吸收层21、第一阻断层22、小颗粒吸收层23、第二阻断层24以及强度层25,所有的海绵层紧密接触,排出所有间隙后熔接,所述大颗粒吸收层21的孔隙大于小颗粒吸收层23的孔隙,第一阻断层22和第二阻断层24都为高密度小孔海绵层,并且第二阻断层24的孔小于第一阻断层22的孔,第二阻断层24的孔小于PM2.5颗粒的直径,所述强度层25为高弹性海绵,覆盖住第二阻断层24的表面。
所述强度层25的边缘向外延伸翻折并包覆住其他海绵层的侧边表面。
所述第一阻断层22的厚度为大颗粒吸收层21的厚度的1/4~1/3。
所述第二阻断层24的厚度为小颗粒吸收层23的厚度的1/3~1/2。
所述固定压框1与海绵2接触的边缘成型有排齿5,并与海绵2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德海绵(浙江)有限公司,未经锐德海绵(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5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