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办公楼综合型集中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4322.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东;史晓文;刘铭;谢亚军;吴海华;富兆龙;张良;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尹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办公楼 综合 集中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楼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办公楼综合型集中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电制冷,是利用电作为动力源驱动制冷机,氟利昂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载冷剂水的热量进行制冷,蒸发吸热后的氟利昂湿蒸汽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水冷冷凝器冷凝后变成液体,经膨胀阀节流进入蒸发器再循环,从而制取冷冻水。
热水制冷,是热源加热蒸发器将溴化锂溶液中的水加热成水蒸汽后,水蒸汽通过冷凝器和节流阀后变为液态,再进入处于真空状态下的吸收器,大幅度降压使液态水吸收外部空调循环水的热量而蒸发,达到制冷的效果。
蓄冷,是在冷负荷很低的时间段,采用制冷系统富余的冷量使蓄冷介质变成低温冷冻水,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及潜热特性,将冷量储存起来,在冷负荷较高的时间段,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办公楼的用冷需求。
电制冷系统简单、应用广泛,热水制冷技术和蓄冷需要特定的配套系统和建设空间,应用场合较少。在大型办公场所,多采用纯电制冷,用冷时间与电网峰值时段同步,电费价格高。电网谷值时段,电价较低,但用电负荷较少,造成电力资源浪费。作为南方拥有锅炉的企业,低品质热源利用效率低,办公楼办公面积大,用冷时间期长,制冷成本较高,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大幅降低制冷成本的办公楼综合型集中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办公楼综合型集中制冷系统,包括:用冷端盘管、热水制冷机构、电制冷机构、水蓄冷机构、循环水池及冷却塔。
热水制冷机构包括:通过溴冷冷冻水泵与用冷端盘管连通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通过热水循环泵与所述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连通的锅炉,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通过溴冷冷却水泵分别与循环水池和冷却塔连通。
电制冷机构包括:通过电冷冷冻水泵与用冷端盘管连通的电制冷冷水机组,电制冷冷水机组通过电冷冷却水泵分别与循环水池和冷却塔连通。
水蓄冷机构包括:通过蓄冷冷冻水泵分别与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和电制冷冷水机组连通的板式换热器、通过蓄冷水泵与板式换热器连接的蓄冷水罐。
优选的,用冷端盘管还连通一膨胀水箱。
热水制冷机构、电制冷机构及水蓄冷机构均连接在电源控制柜和热工控制柜上,电源控制柜和热工控制柜为热水制冷机构、电制冷机构及水蓄冷机构提供动力电源及信号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集合了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电制冷方式制冷、水蓄冷方式这三种制冷方式,根据办公楼在不同时段的用冷需求进行制冷,优化各系统的投入和组合情况,确定优选开启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原则,蓄冷系统的释冷和蓄冷根据需求进行调节,电制冷冷水机组在谷电时间段蓄冷用和在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无法投运时作为备用机组使用,提高了制冷的可靠性,平衡冷负荷的峰谷,使整个制冷系统具有更大灵活性、方便性和适用性。使用热水制冷和谷电蓄冷,减少使用峰电制冷时间,降低了制冷的成本,使整个制冷系统更加有经济性和可推广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办公楼综合型集中制冷系统,包括:用冷端盘管、冷冻水母管、热水制冷机构、电制冷机构、水蓄冷机构、循环水池及冷却塔。
热水制冷机构包括: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和锅炉,电制冷机构包括:电制冷冷水机组,水蓄冷机构包括:板式换热器和蓄冷水罐。
锅炉内设有热水管,热水管内产生高温热水,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与热水管连通,热水管连通安装有热水循环泵,热水循环泵抽取锅炉内一定压力和温度的高温热水输送至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高温热水驱动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溴化锂水溶液的蒸发和吸收,在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内部形成循环并产生低温冷冻水进行制冷,高温热水温度降低后又通过热水循环泵送回锅炉重新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4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道风与太阳能烟囱蓄能通风复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温冷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