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编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3172.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8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邵学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伊美薄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33/00;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编膜,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薄膜技术领域的塑编复合膜。
背景技术
塑编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软包装材料,广泛用于与编织袋外部覆膜,可增加产品的牢度和美观度。传统的塑编袋复合一般使用纸质材料代替,其不可回收二次利用,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木材资源,同时还加大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例如申请人早期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553421 U所公开的一种塑编复合膜。目前,一些生产厂家在生产塑编膜时,由于其复合强度一直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目标,因此导致用户使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故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塑编膜也有其缺点,目前国内厂家生产塑编膜时,复合强度一直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目标,因此下游客户使用时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并且虽然塑编膜越薄越节省成本,但是其性能较差,容易断裂,安全使用周期较短,后期会影响产品包装的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塑编复合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编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层、涂层、电晕层、芯层、加强层、耐高温胶水层、镀铝层,所述加强层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基层,在所述基层内部设置有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
所述防水层的厚度100μm,涂层的厚度为0.6μm,电晕层的厚度为0.8μm,芯层的厚度为20~25μm,耐高温胶水层的厚度0.8μm,镀铝层厚度为1μm。
所述基层的厚度为15~18μm。
所述聚酰胺纤维的直径为4~6μm。
所述芯层为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
所述涂层为聚丙烯酸酯。
所述电晕层由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
所述防水层为聚乙烯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塑编复合膜,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在芯层的一侧设置了加强层,加强层内设置了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制袋膜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抗拉伸强度,以及提高了制袋膜的抗剪切力强度,从而能够单独使用作为包装材料,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继续复合形成具有更高强度的包装材料,而本实用新型的塑编膜不易因划、刮、撕而破损,因此能够极大地提高其承载能力,并且不易损坏,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编织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塑编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层1、涂层2、电晕层3、芯层4、加强层5、耐高温胶水层6、镀铝层7,所述加强层5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基层51,在所述基层内部设置有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52。
所述防水层1的厚度100μm,涂层2的厚度为0.6μm,电晕层3的厚度为0.8μm,芯层4的厚度为20~25μm,耐高温胶水层6的厚度0.8μm,镀铝层7厚度为1μm。
所述基层51的厚度为15~18μm。
所述聚酰胺纤维的直径为4~6μm。
所述芯层4为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
所述涂层2为聚丙烯酸酯。
所述电晕层3由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
所述防水层1为聚乙烯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塑编复合膜,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在芯层的一侧设置了加强层,加强层内设置了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制袋膜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抗拉伸强度,以及提高了制袋膜的抗剪切力强度,从而能够单独使用作为包装材料,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继续复合形成具有更高强度的包装材料,而本实用新型的塑编膜不易因划、刮、撕而破损,因此能够极大地提高其承载能力,并且不易损坏,安全可靠。
所述编织网52包括多条横向丝,以及设置在相邻的横向丝之间的缠绕丝5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伊美薄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伊美薄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3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