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伏地挺身健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2356.1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0 | 分类号: | A63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伏地 挺身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健身器,特别是一种伏地挺身健身器。
背景技术
所谓的伏地挺身是将两手贴于地面,且该两脚伸直让身体面向地面呈倾斜状姿势,通过两手肘弯曲与伸直变化,使身体上下位移而达到上半身健身的目的,该传统伏地挺身方式当地面有脏污时,手掌支撑于地面将容易弄脏双手,又当地板表面过于光滑时,导致进行伏地挺身时手掌容易滑动,而造成运动伤害,因此市面上推出有伏地挺身健身器,通过健身器稳定支撑于地面,并由健身器提供双手握持,不仅可避免弄脏双手以及滑动受伤,又能增加身体与地面的距离以提升锻炼效果,但已知的伏地挺身健身器均为固定式的设计,无法随着训练强度而调整使用状态,使得结构使用上较为单调、乏味,缺乏实用性及趣味性,进而降低消费者的选购意愿,不具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伏地挺身健身器。
一种伏地挺身健身器,其包含:一第一支撑座、一第二支撑座以及一握持件,该第一支撑座具有一中空的横向杆体,以及一垂直设置于该横向杆体中央处的组接套筒,该组接套筒内部形成一组接孔,且该组接孔的深度是穿设至横向杆体的中空处形成相通,该第二支撑座具有一中空的横向杆体,以及一垂直设至于该横向杆体中央处的插接套筒,该插接套筒内部形成一插接孔,且该插接孔深度较浅于该组接孔,仅穿设于该插接套筒内,该握持件具有一握持部,该握持部两端部设有同方向、相平行但不等长的一长枢接部以及一短枢接部,该长枢接部及短枢接部与该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任意搭配组接,以完成一种伏地挺身健身器。
其中,该第一支撑座于该组接套筒的组接孔两侧对称设有二个定位凹槽,该第二支撑座于该插接套筒的插接孔两侧对称设有二个限位凹槽。
其中,该握持件的长枢接部、短枢接部均于两侧设有相对称的凸肋条,并通过这些凸肋条使该长枢接部、短枢接部与该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组装定位。
其中,该握持件的长枢接部与握持部间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而该短枢接部则与握持部形成大于90度的夹角。
其中,该握持件的握持部还套有一止滑垫。
其中,该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横向杆体两端部均套有止滑管塞。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该第一支撑座的组接套筒与该第二支撑座的插接套筒所提供的组入深度不同,且该握持件更是以不等长的长枢接部以及短枢接部分别与该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组设安装,令握持件与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安装时,可任意搭配而具有不同的使用角度及状态,以提升结构使用的变化性,更是将该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相互换置即可完成使用状态的改变,增添结构变换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使用参考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使用参考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组合方式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组合方式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组合方式立体图。
图中标记说明:
10 第一支撑座;11 横向杆体;12 组接套筒;
121 组接孔;122 定位凹槽;13 止滑管塞;
20 第二支撑座;21 横向杆体;22 插接套筒;
221 插接孔;222 限位凹槽;23 止滑管塞;
30 握持件;31 握持部;311 止滑垫;32 长枢接部;
321 凸肋条;33 短枢接部;331 凸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2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未接来电管理方法及物联网服务器
- 下一篇:多功能体育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