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0027.3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琴琴;张囡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琴琴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31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制板 鼻科 保护装置 贴附式 吸附件 匚形 本实用新型 病人脸部 二次伤害 滑动连接 器械领域 手术区域 滑动 底面 粘帖 开口 皮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属于鼻科临床器械领域,包括呈匚形的主限制板,主限制板的左右两端为开口且内部沿主限制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呈匚形的副限制板,副限制板的右端位于主限制板内且副限制板能够在主限制板内滑动,主限制板的右端端部两侧和副限制板的左端端部两侧均连有吸附件,吸附件的底面能够粘帖在病人脸部皮肤上。本装置对手术区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鼻科临床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鼻部手术后,比如鼻梁骨矫正,鼻息肉割除后,鼻部区域不能随意触碰,此时该处区域极为脆弱,病人常常在睡梦中由于无意识的手部,头部运动以及翻身造成该片区域的二次伤害,目前没有用于该处区域保护的保护装置,使病人在休养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该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对手术区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受到二次伤害,解决了目前鼻部手术后相关区域容易受到二次伤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呈匚形的主限制板,所述主限制板的左右两端为开口且内部沿所述主限制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呈匚形的副限制板,所述副限制板的右端位于所述主限制板内且所述副限制板能够在所述主限制板内滑动,所述主限制板的右端端部两侧和副限制板的左端端部两侧均连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的底面能够粘帖在病人脸部皮肤上。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主限制板和副限制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主限制板和副限制板均由呈长方形的基部以及位于基部一侧面两侧的呈长方形的凸部构成,所述基部和凸部为一体式结构,两凸部平行设置,所述吸附件位于所述两凸部底部上,所述主限制板上基部的右端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嘴口。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吸附件包括呈长方形的厚度为0.5mm至1mm的呈长方形条状的软磁条,所述软磁条的上端固连在所述主限制板的右端端部两侧底面或副限制板的左端端部两侧底面,所述软磁条的下端固连有呈长方形块状的吸附块,所述吸附块底面粘帖有双面胶。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软磁条的长度为1cm至1.5cm,所述吸附块的厚度为3mm至5mm。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主限制板上的两凸部内侧面上一体成型有呈长方形条形的滑接条,所述副限制板的两凸部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呈长方形条形的滑接槽,所述滑接条位于所述滑接槽内。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副限制板的左端两侧均开设有呈长方形的缺口,所述缺口使所述副限制板左端形成工形。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副限制板的长度小于主限制板的长度,所述主限制板的长度为8cm至10cm,所述副限制板的长度为4cm至5cm。
现有技术相比,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对手术区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受到二次伤害。
2、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设计考虑周全,充分考虑了人体面部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琴琴,未经张琴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0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肠道支架的导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肠内营养液袋配置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