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工具收纳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9285.X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5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霈琳 |
主分类号: | B25H3/00 | 分类号: | B25H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曾祥兵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具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涉及一种收纳袋,尤其涉及一种供收纳手工具且可与工具箱相结合的收纳袋。
背景技术
随着DIY风气的日益盛行,许多人的家里都会准备一套甚至多套的手工具以备不时的需,例如简单的自行车修护、家具维修,甚至是家电保养或是水电安装,既省钱又省事,且不会有临时找不到技工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工作完成后,所带来的成就感。
由于手工具的种类繁多,且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经常有不同类型的组合及搭配,因此,收纳对于手工具而言,确实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
以目前市面上所常见的手工具收纳结构而言,不外乎工具箱或是工具吊架,其虽然可分别收纳相关的手工具,例如,供工具箱收纳套筒与棘轮扳手,而工具吊架则收纳列的开口扳手,然而在使用上仍有其不便的处。而其中最为人所诟病者,便是各种手工具收纳结构间兼容性的问题。现有各式手工具收纳结构百家争鸣,各有各的结构特性与优缺点,因此兼容性几乎趋近于零,换言的,各种手工具收纳结构无法互相结合(整合),导致使用上相当地不方便。前述套筒与开口扳手而言,若使用者必须同时携带这两套手工具时,必须一手提收纳套筒的工具箱,而另一手提收纳开口扳手的工具吊架,而无法再腾出一只手来作其他的工作,例如开门。再者,若是尚需要钳子、螺丝起子或是美工刀等单一工具,还要再搭配腰挂结构才能胜任,对于一般业余的DIY爱好者而言,确实是一体力的负担,而且容易丢三落四,工具携带不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供收纳手工具且可与工具箱相结合的收纳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工具收纳袋,所述手工具收纳袋包括一可局部容置传统工具盒的容置结构,所述容置结构上连接有结合束带,所述容置结构还向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容置结构的外壁还设置有复数的供插置各式手工具的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结构的正面和背面都设有插槽。
具体地,所述结合束带为单一构件式的松紧带结构。
具体地,所述结合束带包括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分别连设于所述容置结构的正面与背面,所述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的自由端分别连设有第一结合件和第二结合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结合件与第二结合件的结合方式为扣具结构、皮带环结构、魔术贴结构以及棘轮与棘爪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结构的底面上设有一硬质板体,所述硬质板体上还设置有一缓冲层。
具体地,所述硬质板体为金属板或塑料板。
具体地,所述结合束带有两条,各所述结合束带的两端分别连设于容置结构正面与背面上。
具体地,所述结合束带有一条,所述结合束带的两端分别以倒V型的车缝线与容置结构的正面与背面结合并对应于所述工具盒的中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轻松将手工具收纳袋与传统工具盒结合,工具盒的底部容置于容置结构中,再于插槽中插置各式手工具,最后再利用结合束带以横跨的方式跨设于工具盒的顶部,将容置结构与工具盒结合在一起,达到同时收纳(携带)不同型式手工具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工具箱结合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10是本实用新型的结合束带各种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4所示,一种手工具收纳袋,所述手工具收纳袋包括一可局部容置传统工具盒50的容置结构10,该容置结构10上连接有结合束带20,该容置结构10还向上设置有一开口,该容置结构10的正面和背面还设置有复数的供插置各式手工具的插槽12;将工具盒50的底部容置于容置结构10中,再于插槽12中插置各式手工具60,最后再利用结合束带20以横跨的方式跨设于工具盒50的顶部,将容置结构10与工具盒50结合在一起,达到同时收纳(携带)不同型式手工具60的目的。
如图5所示,为使该容置结构10有较佳的结构强度,该容置结构10的底面中容置有一硬质板体13,且硬质板体13上设置有一缓冲层14,该缓冲层14可供缓冲工具盒50所受的撞击;该硬质板体13可为金属板或塑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霈琳,未经陈霈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9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