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线铅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8688.2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2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樊;熊华平;李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5/10 | 分类号: | G01C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线铅垂装置。
背景技术
铅锤,也叫线坠,就是上面一根很轻的线,下面挂一根较重的的铅块,铅块成倒圆锥体,利用重力作用,铅锤悬挂后,铅垂竖直向下指向地心,旁边的物体通过与铅垂线比较后,确定其是否竖直,多用于建筑测量。目前,现有的收线铅锤普遍存在以下三个缺点:1、由于绕线外壳中没有专门存放铅锤的位置,铅锤呈圆锥形不易存放,不利于保存;2、难以直接判断被测墙体是否垂直,需要用刻度尺测量上下宽度是否一致,增加了时间成本。3、由于铅锤无法直接和墙体固定,需要人工将铅锤举高拿着,或将铅锤线绑在倒L型木条上,人工握着木条,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收线铅垂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铅锤装置难以固定到被测物体上,且判断被测物体垂直度有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有效固定在被测物体上,操作简单,能直观方便的判断被测物体垂直度,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收线铅垂装置,包括:
壳体;
真空吸附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端,使所述壳体吸附固定在墙体或被测物体上;
绕线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铅锤,通过悬线吊设在所述绕线机上;所述绕线机通过卷绕或放开所述悬线使所述铅锤竖直上升或下降;所述铅锤的顶面设置有圆形的零线;
激光笔,设置所述壳体上;
其中,当所述真空吸附贴的吸附面位于竖直平面时,所述激光笔发出的光束落在所述铅锤的零线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手柄。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侧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真空吸附贴。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机包括:电机及转辊;
所述转辊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转辊水平设置;
所述悬线绕设在所述转辊上;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辊固定连接,带动所述转辊正向或反向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悬线为尼龙线。
作为优选,所述铅锤设置成倒置的圆锥体;
所述悬线与所述铅锤的连接点位于所述铅锤的中心,所述悬线与所述铅锤的轴线共线。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容置槽;所述绕线机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上方;
所述壳体的底部一端铰接一盖体,所述盖体的侧边设置一卡块;
所述壳体的底部另一端开设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卡槽;
其中,所述绕线机将所述铅锤卷绕到所述容置槽后,所述盖体翻转使所述卡块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此时,所述盖体将所述铅锤封闭在所述容置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铅锤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圆形的对比线;
所述对比线与所述零线同圆心;
所述铅锤的顶面沿所述零线的径向设置有刻度线;
所述刻度线与所述零线的交点为所述刻度线的零点。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由壳体、真空吸附贴、绕线机、铅锤及激光笔组成的收线铅垂装置;真空吸附贴设置在壳体的侧端;绕线机设置在壳体上;铅锤通过悬线吊设在绕线机上;铅锤的顶面设置有圆形的零线;激光笔设置壳体上;当真空吸附贴的吸附面位于竖直平面时,激光笔发出的光束落在铅锤的零线位置。通过真空吸附贴方便快捷的将壳体固定在被测物体或墙体上,通过绕线机实现悬吊的铅锤的拉起或放下,方便使用与保存,通过激光笔照射到铅锤顶面的零线位置的光束确定被测物体或墙体与地面垂直。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铅锤装置难以固定到被测物体上,且判断被测物体垂直度有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有效固定在被测物体上,操作简单,能直观方便的判断被测物体垂直度,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线铅垂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线铅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铅锤顶面的零线、对比线及刻度线的位置示意图。
(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真空吸附贴、2壳体、3绕线机、4手柄、5激光笔、6盖体、7卡槽、8悬线、9铅锤、10卡块、11零线、12刻度线、13对比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8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