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手机防丢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8263.1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腾;蓝成敏;刘姗;杨迷霞;王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腾;蓝成敏;刘姗;杨迷霞;王学东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H04M1/21;H04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手机 防丢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手机防丢套。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由于它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手机的保有量也逐年增加,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丢失或者被盗事件也逐渐增多,不仅对人们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贮存在手机内的资料信息也会随之造成泄漏和遗失。但是目前手机都不具备防盗或者防丢失的功能,一旦手机离开人体一定范围就有可能丢失或者被盗。因此,开发一种可防止手机丢失或者被盗功能的装置非常有必要,且生活中常用的卡较多,在需要使用时往往发现忘带,从而给人们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手机防丢套,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手机防丢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摄像头、RFID电子标签、RFID解读器、集成控制器、扬声器、卡槽、卡板和控制开关;所述的壳体与手机卡合,在壳体侧表面设有一端开口的卡槽;所述的摄像头位于壳体外表面,其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着集成控制器;所述的RFID解读器固定在壳体上,其RFID解读器与RFID电子标签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而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的RFID电子标签位于人体所佩戴的挂饰上;所述的集成控制器位于壳体内;所述的扬声器固定在壳体上,其扬声器的输入端连接着集成控制器;所述的卡板通过弹簧卡扣卡合在卡槽内;所述的控制开关设在壳体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的集成控制器分别连接着摄像头、RFID解读器、扬声器和控制开关,所述的RFID解读器接收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在RFID解读器无法接收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时,集成控制器生成控制指令发送到扬声器和摄像头,使得扬声器发出报警声音,摄像头拍摄壳体周围的环境及人物信息。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储存摄像头拍摄信息的储存模块,其储存模块位于壳体内,储存模块连接着摄像头。
进一步,在壳体表面还设有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壳体内的RFID阅读器与人体佩戴物品上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信息传递,从而检测手机壳卡合的手机的位置,在手机远离人体时,通过扬声器发出报警声音而提醒使用者,从而使用者通过声源而寻找手机,且壳体上的摄像头可对壳体外部环境中的人物进行拍摄并保存,从而便于人们通过摄像头拍摄的信息而确定偷手机的人,壳体内的卡板可用于放置生活中常用的电子卡,从而便于卡的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
图中,1-扬声器、2-壳体、3-USB接口、4-卡板、5-RFID阅读器、6-控制开关、7-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手机防丢套的结构。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手机防丢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摄像 头、RFID电子标签、RFID解读器、集成控制器、扬声器、卡槽、卡板和控制开关;所述的壳体与手机卡合,在壳体侧表面设有一端开口的卡槽;所述的摄像头位于壳体外表面,其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着集成控制器;所述的RFID解读器固定在壳体上,其RFID解读器与RFID电子标签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而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的RFID电子标签位于人体或人体所佩戴的挂饰上;所述的集成控制器位于壳体内;所述的扬声器固定在壳体上,其扬声器的输入端连接着集成控制器;所述的卡板卡合在卡槽内;所述的控制开关设在壳体的表面。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集成控制器分别连接着摄像头、RFID解读器、扬声器和控制开关,所述的RFID解读器接收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在RFID解读器无法接收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时,集成控制器生成控制指令发送到扬声器和摄像头,使得扬声器发出报警声音,摄像头拍摄壳体周围的环境及人物信息。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RFID解读器会不断向周围辐射电磁波,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如果贴附在人体或人体所佩戴的挂饰上的RFID电子标签在电磁波辐射的范围(如1~3米可通过调整RFID解读器发射功率来调整距离)之内,电子标签可以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然后向RFID解读器发送此电子标签独有编码信息,RFID解读器接到编码信息后,再进行判断和校验,以确认贴附有电子标签人体在手机套上RFID解读器的电磁波辐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腾;蓝成敏;刘姗;杨迷霞;王学东,未经张腾;蓝成敏;刘姗;杨迷霞;王学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8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复合剪力墙
- 下一篇:一种组合隔间的间隔墙联结用大阳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