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合药剂配药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5146.X | 申请日: | 201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娥;葛萌萌;于春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祥娥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药针 本实用新型 活塞 混合药剂 一端设置 连接杆 连接管 配药 针头 手柄 工作难度 工作效率 交叉污染 快速恢复 瓶塞碎屑 药剂混合 药剂污染 输液袋 一次性 混入 腔内 省力 省时 药囊 健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合药剂配药针,包括配药针,所述配药针内设置有配药腔,所述配药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设置有手柄;所述配药针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针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进药囊的设置可防止瓶塞碎屑混入药剂中,防止药剂污染,使用方便,且药剂混合后可一次性输入输液袋中,防止针头产生交叉污染,省时省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混合药剂配药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上,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输液前需要先配置药液,在配置药液时大多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但由于需多次抽取药剂,导致针头受到污染,且塑胶瓶塞容易破碎,导致瓶塞碎屑随针头被带入到药剂中,造成药剂污染,给医务人员的配药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混合药剂配药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混合药剂配药针,包括配药针,所述配药针内设置有配药腔,所述配药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设置有手柄;所述配药针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针头。
所述配药腔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进药管,所述进药管贯穿配药针的外壁设置有进药囊,所述进药囊上设置有进药头;所述进药管与进药头上分别设置有内控制阀与外控制阀。
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储液腔,四周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活塞分别与配药腔紧密滑动连接。
所述配药针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进药囊的设置可防止瓶塞碎屑混入药剂中,防止药剂污染,使用方便,且药剂混合后可一次性输入输液袋中,防止针头产生交叉污染,省时省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与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配药针1,所述配药针1内设置有配药腔2,所述配药腔2内设置有活塞16,所述活塞16一端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末端设置有手柄13;所述配药针1一端设置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上设置有针头4;所述配药腔2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进药管6,所述进药管6贯穿配药针1的外壁设置有进药囊7,所述进药囊7上设置有进药头8;所述进药管6与进药头8上分别设置有内控制阀10与外控制阀9;所述活塞16上设置有储液腔15,四周设置有侧板14,所述侧板14、活塞16分别与配药腔2紧密滑动连接;所述配药针1一端设置有挡块11,所述连接管3上设置有截止阀5。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务人员将进药头8置于所需配药的药剂内,开启外控制阀9,手捏进药囊7,使药剂进入进药囊7内,此后关闭外控制阀9,开启内控制阀10,再次按压进药囊7,使药液进入储液腔15内,后医务人员推动手柄13,使储液腔15移动,当需要再次配药时,医务人员使用另一侧的进药囊7配药,当配药完毕后,医务人员推动手柄13,将配好的药剂通过针头4输入输液袋中即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祥娥,未经刘祥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51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输液是否结束的装置
- 下一篇: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