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绞合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3464.2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江;范雷方;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叶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绞合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领域,涉及一种电线,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绞合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讯和电源行业的高速发展,应用端对电磁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用在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电源等设备中的电磁线,其耐高温、耐电压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服役寿命,如何提高电磁线的耐高温性能、耐电压性能,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绝缘绞合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绝缘绞合线,包括:多根绝缘线芯、填充在多根绝缘线芯之间间隙及外侧的第三绝缘层和包覆在第三绝缘层外侧的第四绝缘层;所述绝缘线芯包括:金属导体、依次绕包在所述金属导体外侧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四绝缘层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挤包制得,所述第三绝缘层采用聚酰胺酰亚胺挤包制得,所述第二绝缘层采用聚酰亚胺耐电晕薄膜绝缘带绕包制得,所述第一绝缘层采用云母带绕包制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多根绝缘线芯相互绞合或束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金属导体为退火圆铜线、铝合金圆线或铜包铝圆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绕包重叠率为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绕包重叠率为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绞合线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导电性能、机械性能优异的退火铜线或铝合金圆线或铜包铝圆线作为导体;采用具有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异的云母带绕包在金属导体外侧,作为第一绝缘层;采用聚酰亚胺耐电晕薄膜绝缘带绕包制得第二绝缘层;采用聚酰胺酰亚胺挤包制得第三绝缘层;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挤包制得第四绝缘层制备绝缘绞合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制造的绝缘绞合线耐高温性能、耐电压性能和机械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绞合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导体,2-云母带,3-聚酰亚胺耐电晕薄膜绝缘带,4-聚酰胺酰亚胺,5-陶瓷化硅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绝缘绞合线,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绝缘绕包线由金属导体1、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组成。
金属导体1可采用退火铜导体制成,例如,金属导体1可以是退火圆铜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金属导体还可以是铝合金圆线或铜包铝圆线。
第一绝缘层可采用云母带2绕包制成,绕包重叠率为20%。
第二绝缘层可采用聚酰亚胺耐电晕薄膜绝缘带3绕包制成,绕包重叠率为15%。
金属导体1、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相互绞合或者束合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多根指两根或者更多。
在多根绝缘线芯之间的间隙以及外侧填充第三绝缘层。在第三绝缘层的外侧包覆第四绝缘层。
第三绝缘层可采用聚酰胺酰亚胺4挤包制得。
第四绝缘层可采用陶瓷化硅橡胶5挤包而成。
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叶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川叶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3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