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内外交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3090.4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6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郝炎辉;苏玉恒;李清深;赵文亮;王燕新;李素芳;孙林;刘英;初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炎辉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庄宝金,李江 |
地址: | 26251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内外 交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内外交换系统,属于农业机械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扦插育苗温室,在冬季的育苗过程中,需要将温室内的空气进行换风,而传统的大棚直接进行换风,对进入育苗大棚内的冷空气,没有做好预热,对空气交换有很大的不便,由于扦插育苗阶段,幼苗幼小,抗冻能力差,如果不做好预热准备非常容易伤害幼苗;而且通风时风力不能过大,过大也伤害幼苗。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内外交换系统,可以有效的对扦插育苗大棚内进行空气交换,特别是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而且还具有减小风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棚用换热器,包括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风机,所述进风通道具有出口端,所述出口端处设置有散风罩,所述散风罩为喇叭形结构;
所述进风通道连通有加热风箱;所述加热风箱为密封的箱体结构;所述加热风箱的腔室内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加热列管,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列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加热列管连通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连通另外设置的加热炉,加热管内流动导热油;
所述两组加热列管为第一加热列管和第二加热列管,所述第一加热列管和第二加热列管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加热列管和第二加热列管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第一加热列管为加热管螺旋缠绕呈圆锥形形成;所述第二加热列管连通回油管;所述加热风箱连通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连通两个对称设置的散风弯管,所述散风弯管处设置有弱风机构;所述两个散风弯管通过出风管道连通。
所述出风管道的一侧开设有长条形的豁口形成出风口;出风口朝向远离加热风箱的一侧。
加热过后通过出风口吹入到大棚内;出风口的高度不超过15cm。
所述出风管道上靠近散风弯管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矩形板,导流板与出风管道固定设置,所述导流板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度。
导流板与出风管道的壳壁之间形成用来导风的通道部。
弱风机构包括转轴和固定设置在散风弯管的轴承,所述转轴的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为橡胶材料制成。
空气从外界进入,通过风机的作用,进入到加热风箱中,经过第一加热列管和第二加热列管进行加热;气流通过叶片时,吹动转轴和叶片转动,从而减弱风力,减缓风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弱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风通道; 2-通道部; 3-加热管; 4-热风箱; 5-散风罩; 6-第一加热列管和7-第二加热列管; 8-风机; 9-出风管道; 10-回油管; 11-散热风道; 12-散风弯管; 13-弱风机构;15-导流板;出风口16-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大棚用换热器,包括进风通道1,所述进风通道1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风机8,所述进风通道1具有出口端,所述出口端处设置有散风罩5,所述散风罩5为喇叭形结构。
所述进风通道1连通有加热风箱4;所述加热风箱为密封的箱体结构;所述加热风箱4的腔室内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加热列管,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列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加热列管连通有加热管3,所述加热管3连通另外设置的加热炉,加热管3内流动导热油。
所述两组加热列管为第一加热列管6和第二加热列管7,所述第一加热列管6和第二加热列管7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加热列管6和第二加热列管7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第一加热列管6为加热管3螺旋缠绕呈圆锥形形成;所述第二加热列管7连通回油管10;所述加热风箱4连通有散热风道11,所述散热风道11连通两个对称设置的散风弯管12,所述散风弯管12处设置有弱风机构13;所述两个散风弯管12通过出风管道9连通。
空气从外界进入,通过风机8的作用,进入到加热风箱4中,经过第一加热列管6和第二加热列管7进行加热。
所述出风管道9的一侧开设有长条形的豁口形成出风口16;出风口16朝向远离加热风箱4的一侧。
加热过后通过出风口16吹入到大棚内;出风口16的高度不超过15cm。
所述出风管道9上靠近散风弯管12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15,所述导流板15为矩形板,导流板15与出风管道9固定设置,所述导流板15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3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炎辉,未经郝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3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大棚新能源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可变弹翼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