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子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0364.4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1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唐林强;王文杰;马壮;王晶晶;张立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H01T1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送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晕放电离子送风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送风系统,以其具有的结构简单、无噪声、有空气净化作用等诸多优点,成为具有极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现有技术中离子风的产生源于电晕放电原理:由于高压电的作用,针电极附近电场强度极大,使区域内的大量空气分子产生电离,而在此区域之外的电场较弱,不发生电离过程。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作定向移动,且在运动过程中与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碰撞,把部分动能传递给中性粒子,使其一起做定向移动,即产生离子风。现有技术中的离子风装置通常采用针网式结构形式,即放电针的针尖产生尖端放电,使得针尖周围的空气分子产生电离,在放电针与金属网之间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形成离子风。但是,由于采用放电针实现电晕放电,需要布置较多的放电针,组装过程繁琐,加工难度较大。如何设计一种方便加工组装的离子风装置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子风装置,实现简化组装过程和难度,以提高离子风装置的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子风装置,包括放电模组,所述放电模组包括金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组还包括多片刀片,所述刀片的刀刃与所述金属网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的前侧边形成刀刃,所述刀片的后侧边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的后侧边与所述刀片对应的刀面连接处光滑过度。
进一步的,多片所述刀片相互平行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风装置包括多级所述放电模组。
进一步的,多级所述放电模组串联连接。
进一步的,多级所述放电模组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子风装置,通过采用刀片替代放电针进行尖端放电,由于刀片的刀刃形成有与针尖相当的尖锐角度,能够较好的实效尖端放电,同时,刀片更易于加工并且更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组装固定,且能保证较好的对齐特性,与针相比放电区域集中于刀刃上,相比针的点放电,可以扩展为线放电,而相比线网式放电又有刀刃尖端更利于集中放电的效果,实现简化组装过程和难度,以提高离子风装置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子风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子风装置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子风装置实施例中刀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离子风装置,包括放电模组100,所述放电模组100包括金属网1,所述放电模组100还包括多片刀片2,所述刀片2的刀刃21与所述金属网1相对设置。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离子风装置中的放电模组100利用刀片2的刀刃21进行尖端放电,刀片2的刀刃21作为发射端整体呈线型,提高尖端放电的强度,同时,刀刃21具有与针尖匹敌的尖锐角度,能够实现与针尖放电相当的效果,刀刃21处尖端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朝向金属网1方向移动,产生的离子风凝聚力更强,减少紊流。同时,在加工过程中,相比于放电针,刀片2更易于加工,降低加工成本,另外,在组装过程中,刀片2更方便操作人员快速组装,提高组装效率。优选的,本实施例离子风装置包括多级所述放电模组100,如图1所示,多级所述放电模组100可以串联连接,或者,如图3所示,多级所述放电模组100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0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导率水质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无线臭氧浓度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