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型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9670.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7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平;余悦;孟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盛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4 | 分类号: | F04B39/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置型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内置型油气分离器广泛用于各种喷油压缩机系统中,用以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润滑油,使用户可以得到较纯净的压缩空气。现在大多数内置型油气分离器多为单层过滤,且没有回油装置,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润滑油侵满油气分离器后会逐渐积聚在油气分离器底部,此部分润滑油如不加以回收,将会随着压缩空气一起排出,大大降低了油气分离器的处理效果,同时还增加了整机的油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置型油气分离器,用以解决油润滑空气压缩机排气含油量过高、油耗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内置型油气分离器,包括子油气分离器14、母油气分离器15、油气桶4、油气桶衬桶10及油气桶盖11,所述子油气分离器14放置在母油气分离器15的中间,所述母油气分离器15外围设有油气桶衬桶10,所述油气桶衬桶10位于油气桶4内,所述子油气分离器14、母油气分离器15的上端面密封连接油气桶盖11的下端面,位于子油气分离器14上方的油气桶盖11上开有一排气孔9,所述排气孔9密封连接压力维持阀5。
进一步,所述油气桶盖11上分别设有与子油气分离器14、母油气分离器15相连通的排油孔,与子油气分离器14相连通的排油孔内插有子回油钢管12,所述子回油钢管12下端位于子油气分离器14的底部,所述子回油钢管12上端通过单向阀密封连接子高压油管8,与母油气分离器15相连通的排油孔内插有母回油钢管13,所述母回油钢管13下端位于母油气分离器15的底部,所述母回油钢管13上端通过单向阀密封连接母高压油管7,所述母高压油管7、子高压油管8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机体2一侧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与机体2的压缩室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过滤所得到的压缩气体与普通单层过滤相比,其含油量可降低40%。同时因其具有良好的回油装置,可使过滤器在其使用寿命内可提供持续稳定的低含油量气体,大大降低了润滑油的损耗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油气桶内部剖面图;
图3是图2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电机,2、机体,3、排气管,4、油气桶,5、压力维持阀,6、单向阀,7、母高压油管,8、子高压油管,9、排气孔,10、油气桶衬桶,11、油气桶盖,12、子回油钢管,13、母回油钢管,14、子油气分离器,15、母油气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子油气分离器14和母油气分离器15所组成,子油气分离器14放置在母油气分离器15的中间,母油气分离器15外还有一油气桶衬桶10,油气桶衬桶10可起保护作用,保护母油气分离器15免受高压油气混合物直接冲击,它们一起放置在油气桶4的桶壳里,桶壳上方压有油气桶盖11(以上所述所有部件接触处均需加入平面密封垫进行密封),位于子油气分离器上方位置的油气桶盖11上开有一排气孔9用于排出过滤后的高压气体,同时还开有一回油孔,回油孔内引入一根子回油钢管12插入到子油气分离器底部,子回油钢管用钢管接头紧固在油气桶盖上(螺纹连接处需密封)用以回收子油气分离器的润滑油,在子油气分离器与母油气分离器之间位置的桶盖上同样开有一个回油孔并插入母回油钢管13,原理同子油气分离器相同用以回收母油气分离器内的润滑油。
具体工作方式如图4,电机1得电后带动机体2做功排出高压油气混合物并沿排气管3排入到油气桶4内部,油气混合物进入到油气桶内部后会先撞击到油气桶衬桶10然后充满整个桶体内部,再经过母、子油气分离器的过滤后通过压力维持阀5排出。同时残留在母、子油气分离器底部的润滑油通过插入底部的回油钢管、沿单向阀6、子、母高压油管7、8回到机体2内部,高压油管连接在机体一侧的回油孔上,此孔与机体2的压缩室相通,当机体2运转时压缩室为负压可直接吸回残留在子、母油气分离器底部的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盛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复盛实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9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矢量控制方法、装置和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