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驻极体微振发电无线开关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9582.6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3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管苗;胡峰熙;张挺;杨科;陈钢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2J7/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驻极体微振 发电 无线 开关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开关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驻极体微振发电无线开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自发电免布线智能遥控开关由发射器,接收器组成,按动发射器,发射器内线圈磁通量发生改变,产生感应电流,无线模块发射器发射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控制电器通断。
如申请号为20052005702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免布线智能遥控开关,由操作指令遥控器、接收器、灯具等组成,接收器内置安装在灯具内,操作指令遥控发射器由电池电源、开关电路、编码电路、高频调制发射电路组成,接收器对应接收发射器的信号,经过解码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开关电路输出控制。但是该遥控开关存在缺陷,其能量转换效率低,且必须用较大的力才能按下开关,比按传统开关废力的多,从这一点来说,市面上的无线遥控开关的产品体验不太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自发电无线开关能量转换效率低,按压废力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驻极体微振发电技术,省力且灵敏控制电器通断。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驻极体微振发电无线开关控制装置,其包括信号发射系统、信号接收器以及用于控制用电器启动或关闭的电子开关,所述的信号发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驻极体发电装置、整流电路、储能电容C、单机片和信号发射器,驻极体发电装置由振动电极Q1、驻极体薄膜Q和下电极Q2组成,驻极体薄膜Q设在振动电极Q1和下电极Q2之间,且与下电极Q2固定,整流电路分别与振动电极Q1和下电极Q2电连接,储能电容C与整流电路电连接,单机片与储能电容C电连接,信号发射器与单机片电连接;所述的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射器通信连接,电子开关与信号接收器电连接。
驻极体微振发电无线开关控制装置是将驻极体薄膜与电极粘接,电极上会有感应电荷产生,当在驻极体薄膜正上方放置充当另一电极的振动电极时,其上也会有感应电荷的产生,则振动电极和下电极形成电容器。当驻极体微振发电无线开关控制装置的振动电极振动时,振动电极和下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电容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极板间电荷的转移,并向外电路输出电流,电流通过整流和滤波后,得到稳定的输出直流电流,为储能电容充电,使用时储能电容为单机片和信号发射器提供电能,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被信号接收器接收,控制电子开关,实现控制用电器通段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的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D3、D4,依次电连接形成一个串联电路,上电极与二极管D1、D4的连接点连接,下电极与二极管D2、D3的连接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储能电容C一端与二极管D1、D2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3、D4的连接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驻极体发电装置以三个为一组串联,设四组,各组驻极体发电装置并联。多个驻极体发电装置串并联连接,可获得较大的输出电流。
优选地,所述的储能电容C与单机片的连接线路上还设有二极管D5,二极管D5的起到滤波的作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用电器与开关之间布线,从源头上杜绝了意外触碰该段线路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采用驻极体微振发电技术,省力且灵敏控制用电器通断;本实用新型将外界环境振动产生的机械能利用起来,将其转换为电能,为某些低功耗器件供电,转换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驻极体微振发电无线开关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信号发射系统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的信号发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9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