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压渗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8138.2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郝奇琛;陆川;朱玉晨;魏士禹;张翼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 ||
1.一种微压渗透仪,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进水模块(1)、试样仓(2)、压力梯度监测模块(3)和出水水位控制模块(4),其中所述的进水模块(1)由微量注射泵(101)和微量注射器(102)组成,试样仓(2)由特制环刀(201)和两个漏斗式砂芯(202)组成,压力梯度监测模块(3)由第一微压差表(301)和第二微压差表(302)组成,出水水位控制模块(4)主要由蠕动泵(401)、滤杯(402)和锥形瓶(403)组成,所述的微量注射泵(101)与微量注射器(102)的一端连接,且微量注射器(10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进水导管(G1)与试样仓(2)的前端连接,第一进水导管(G1)与试样仓(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止水夹(Z1),试样仓(2)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特制环刀(20),特制环刀(201)的前后端均设置有漏斗式砂芯(202),试样仓(2)的后端通过第二进水导管(G2)与出水水位控制模块(4)中的滤杯(402)的底部连接,第二进水导管(G2)与试样仓(2)的后端连接处安装有第二止水夹(Z2),且第二进水导管(G2)中部安装有第三止水夹(Z3),滤杯(402)的上部与蠕动泵(401)的出口连接,蠕动泵(401)的进口与锥形瓶(403)连接,并且滤杯(402)的中部与锥形瓶(403)上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一进水导管(G1)上通过第一进气管(G3)和第二进气管(G5)连接有第一微压差表(301)和第二微压差表(302),且第一微压差表(301)与第一出气管(G4)连接,第一进气管(G3)上安装有第四止水夹(Z4),第二进气管(G5)上安装有第六止水夹(Z6)和第七止水夹(Z7),第二微压差表(30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出气管(G6)与第二进水导管(G2)连接,且第二出气管(G6)上安装有第八止水夹(Z8)和第九止水夹(Z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压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蠕动泵(401)、滤杯(402)和锥形瓶(403)之间组成一个循环的管路系统。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压渗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制环刀(201)的厚度为2mm,特制环刀(201)直径有两种规格,分别为25mm和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81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