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标签和防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5103.3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7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闫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泽汇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44209 | 代理人: | 黄宇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标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尤其是涉及采用防伪标签的商品防伪系统。
背景技术
造假给正当的商务活动以及公共秩序带来了伤害,大量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给商家的品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国内外成熟的防伪技术种类繁多,常用的一种防伪技术是数码防伪,每个产品上有一个唯一的防伪查询码,用户可通过电话查询来辨别真伪。该数码防伪技术的缺点是,可能会有一部分产品在消费后并没有被查询,当这些产品编码被抄走后就可以被应用于假货了。此外,在理论上,所有那些裸露在外面能被触摸到的防伪信息都可以被仿造出来。这种被仿制出来的防伪标识虽然与真品防伪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不进行对比情况下,普通用户不能轻易鉴别。也就是说,现有的防伪技术的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在于,在于用户无法对防伪标签进行简易识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伪系统和防伪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防伪系统,一种防伪系统,包括随伴商品的防伪标签还包括标用户通信终端、标签数据采集器和云服务器;所述用户通信终端和标签数据采集器分别是电连接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防伪标签,包括封装有存贮着第一防伪码的射频识别RFID芯片的标签载体,所述RFID芯片的外部联接电路是采用导电油墨印制该标签载体的外表面;所述标签数据采集器采集各防伪标签的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形成标签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中存储;经标签数据采集器采集后的各防伪标签被分别放置各商品包装中;所述用户通信终端读取伴随商品的某一防伪标签的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将所述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送到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用户通信终端发送来的防伪标签的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和云服务器存储的各标签数据进行匹配对比,将判定结果发送到用户通信终端。
所述的用户通信终端包括手机或PC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方案是,还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包括标签载体,所述标签载体上封装有存贮着第一防伪码的射频识别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的外部联接电路由导电油墨印制在该标签载体的外表面;所述标签载体外表面还印制有包含第二防伪码的二维码。
所述防伪标签的二维码和所述RFID芯片的外部联接电路位于标签载体的同一外表面或不同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防伪标签的不能被仿照,同时商品使用者只需要使用手机或PC机即可完成对商品的真伪鉴定,操作简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伪系统和方法优选实施例中防伪系统的逻辑联接原理图;
图2 是优选实施例中防伪标签1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之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之优选实施例一是设计、制造一种防伪系统,包括防伪标签1、用户通信终端2、标签数据采集器3和云服务器4;所述防伪标签1,包括封装有射频识别RFID芯片11的标签载体10,所述RFID芯片11的外部联接电路12是采用导电油墨印制所述标签载体10的外表面,所述RFID芯片11存贮有第一防伪码,所述标签载体外表面还印制有包含第二防伪码的二维码;本例中所述防伪标签1的二维码11和外部联接电路12可以一次印制在标签载体10的同一外表面,当然也两者分别印制在所述标签载体10不同外表面。本例中的导电油墨是用导电材料(金、银、铜和碳)分散在连结料中制成的糊状油墨,俗称糊剂油墨。
所述用户通信终端2和标签数据采集器3分别是电连接云端服务器4;本例中防伪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所述标签数据采集器3采集各防伪标签1的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形成标签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4中存储;所述各标签数据的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是唯一对应关系;所述防伪标签1被采集后被分别放置各商品包装中;
所述用户通信终端2读取伴随商品的某一防伪标签1的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将所述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送到云服务器4;
所述云服务器4将接收到的用户通信终端2发送来的防伪标签1的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和云服务器4存储的各标签的RFID数据和二维码数据进行匹配对比,同时云服务器4记录防伪标签1被首次查询时的用户通信终端2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用户通信终端型号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泽汇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泽汇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5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