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的外壳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4140.2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8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陆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信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type 连接器 外壳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的外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USB 3.1是最新的USB规范,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与现有技术相比,USB 3.1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USB 3.1包括Type-A、Type-B及Type-C三种类型。现有USB插座连接器,安装不便,产品结构不够牢固,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的外壳体组件,外壳体后端不对称设置,分别于接触弹片搭接,共同接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的外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和接触弹片,接触弹片位于外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顶璧、底壁和位于顶璧与底壁之间的两个侧壁,外壳体前端设有椭圆形的对接口;所述外壳体后端设有一对接触片,两个接触片分别固定在外壳体的顶壁和底壁上,所述接触弹片与接触片搭接。
优选的,所述接触片非对称设置,两个接触片相互错开;两个所述接触片的一端别与外壳体的顶璧和底壁连接固定,接触片一侧延伸至外壳体侧面,接触片另一侧与外壳体侧面之间设有一段间隙;所述接触弹片与两个接触片搭接。
优选的,所述接触片包括短接触片和长接触片,短接触片和长接触片的中部分别与外壳体的顶璧和底壁连接固定;所述长接触片两端延伸至外壳体侧面,短接触片两端与外壳体侧面之间设有一段间隙;所述接触弹片与长接触片两端搭接。
优选的,所述接触弹片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凸起部,所述外壳体上的两个接触片与所述接触弹片两侧的凸起部搭接。
优选的,所述接触弹片上设有一对方向相反的焊接脚,焊接脚与接触弹片的连接处采用断差结构。
优选的,一个焊接脚向接触弹片正面方向伸出,另一个焊接脚朝接触弹片反面方向伸出。
优选的,所述底壁上设有齿状的配合缝隙。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外壳体后端不对称设置,分别于接触弹片搭接,共同接地;接触弹片与外壳体可靠接触,方便接触弹片与外壳体的接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的外壳体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的外壳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的外壳体中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的外壳体中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壳体;2、接触弹片;3、接触片;4、凸起部;5、长接触片;6、短接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
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的外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1和接触弹片2,接触弹片位于外壳体内,外壳体为铁质材料,所述外壳体包括顶璧、底壁和位于顶璧与底壁之间的两个侧壁,底壁上设有齿状的配合缝隙,外壳体前端设有椭圆形的对接口,外壳体后端设有一对非对称设置的接触片3,两个接触片3错开设置;两个所述接触片3中部分别与外壳体1的顶璧和底壁连接固定,接触片一侧延伸至外壳体侧面,接触片另一侧与外壳体侧面之间设有一段间隙;所述接触弹片2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凸起部4,所述外壳体1上的两个接触片分别与所述接触弹片两侧的凸起部4搭接。所述接触弹片上设有一对方向相反的焊接脚,焊接脚与接触弹片的连接处采用断差结构。一个焊接脚向接触弹片正面方向伸出,另一个焊接脚朝接触弹片反面方向伸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后端不对称设置,分别于接触弹片搭接,共同接地;接触弹片与外壳体可靠接触,方便接触弹片与外壳体的接地。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请参阅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信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信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4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绿化浇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棚连作障碍解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