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桩的防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1961.0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东;万大前;赵世乐;秦康;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防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杂物或污染物进入空心桩的防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由于预制空心桩的桩身在工厂内加工及养护,质量控制良好,且使用预制空心桩可大幅提高施工速度,因此,预制空心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预制空心桩通过送桩器送至其设计标高后,预制空心桩上部的土方由于自重或施工机械的行走碾压等因素而进入到预制空心桩的桩芯中,对桩芯造成污染,尤其是附着在桩芯内壁上的泥浆,后期清理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防止预制空心桩的桩芯中进土,保障预制空心桩的填芯与预制空心桩的桩身的结合质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心桩的防污装置,该空心桩的防污装置包括盖板和连接件,所述盖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空心桩的内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杆轴和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固定杆轴连接,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固定杆轴连接形成的连角θ,且0°<θ≤90°;所述固定杆轴穿设在位于所述盖板上的翻转套环内,所述定位杆穿设位于在所述盖板上的固定套环中。该空心桩的防污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廉。在使用该空心桩的防污装置对空心桩进行防污保护时,先将该空心桩防污装置安装在空心桩的桩头处,其中,盖板位于空心桩的桩芯中,固定杆轴的两端通过焊接与空心桩的桩端盖板固定连接。在防污保护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在拆除固定定位杆用的固定套环后,在定位杆所在侧下压盖板即可使盖板远离定位杆的一侧从桩芯中翘起,从而可将该空心桩的防污装置拆除。由此可见,利用该空心桩的防污装置对空心桩进行防污保护时,安装及拆除的操作均较为简单,方便快捷。
优选地,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固定杆轴垂直连接,且连接部位位于所述固定杆轴的中部,以提高连接件对盖板的定位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固定杆轴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安装所述翻转套环和所述固定套环用的连接定位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定位件为定位环或定位通孔。这样,利用连接定位件将翻转套环和固定套环安装在盖板上,便于对翻转套环和固定套环进行拆装。
优选地,所述翻转套环和所述固定套环均由金属丝制成。这样,在将翻转套环和固定套环拆除时,只需将由金属丝制成的翻转套环和固定套环剪断即可,拆除方便快捷。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直径与所述空心桩的内径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5mm,以便于在拆除该空心桩的防污装置时对盖板进行翻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心桩的防污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本实用新型空心桩的防污装置包括盖板1和连接件2。其中,盖板1的直径小于空心桩3的内径。优选地,盖板1的直径与空心桩2的内径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5mm,以便于在拆除该空心桩的防污装置时对盖板1进行翻转。
连接件2包括固定杆轴21和定位杆22,定位杆22与固定杆轴21通过焊接垂直连接,且定位杆22与固定杆轴21的连接部位位于固定杆轴21的中部。这样,可提高连接件2对盖板1的定位性能。当然,定位杆22与固定杆轴21连接形成的连角θ的取值范围也可以在0°-90°之间,只要能够实现对盖板进行定位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1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