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伞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0892.1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3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耿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金生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晒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伞。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汽车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然而由于目前的车位严重不足,很多汽车不得不停泊在路边。停泊在路边的汽车会被阳光暴晒下,在长时间的阳光暴晒下,车身的外漆会出现老化、龟裂的现象;另外,雨、雪、树胶、花粉、鸟粪等杂物会腐蚀和氧化车身的外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伞,旨在解决车身外漆因阳光暴晒、雨、雪、树胶、花粉、鸟粪等而出现老化、龟裂、腐蚀、氧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汽车伞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汽车伞包括具有延展性的用于覆盖车顶两伞体和用于回卷并容置两伞体的收纳装置,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和设置在收纳箱中的具有反向回转力的回卷机构,伞体的一端与回卷机构固连,另一端设有用于展开和收缩伞体的牵引杆,牵引杆的宽度大于伞体的宽度;伞体用于与车顶接触的接触面两侧均设有固定调节带,固定调节带的一端与伞体设有牵引杆的一端固连,另一端与伞体固连,固定调节带上设有用于与牵引杆配合的调节孔。
所述收纳箱的相对内箱壁上均设有盒体,所述回卷机构包括与伞体一端固连的回转圆轴,所述回转圆轴上安装有回卷轴承,回卷轴承固定安装在盒体内,回转圆轴伸出回卷轴承的部分套设有回卷弹簧,回卷弹簧的一端与回转圆轴固连,另一端与收纳箱或盒体固连。
所述回转圆轴的一端向外延伸出收纳箱,回转圆轴延伸出收纳箱的部分设有方轴段,方轴段与回转圆轴形成阶梯轴,方轴段上设有相对其轴向移动又能与其同时转动的转轮,转轮上设有将其位置固定的锁紧凸起,锁紧凸起与锁紧孔插配,锁紧孔沿锁紧凸起的走向均匀布置在收纳箱的箱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收纳装置直接或间接固定在车顶上,展开伞体时,操作者牵拉牵拉杆并将牵引杆牵拉至车前后护杠下方,然后通过固定调节带上的调孔将固定调节带挂接在牵引杆上,此时,固定调节带与伞体构成三角形结构,在回卷结构反向回转力的作用下将伞体拉紧,并且使牵引杆顶压在车前后护杠的下表面上,从而实现伞体的展开和固定,展开的伞体覆盖在车顶上,避免了车顶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有效解决了阳光、雨、雪、树胶、花粉、鸟粪等对车身外漆造成的老化、龟裂、腐蚀、氧化等问题;收缩伞体时,将调节孔脱离牵引杆而使固定调节带放松,操作者将牵引杆从车前、后护杠下方拉出,在回卷机构反向回转力的作用自动回缩伞体,操作简单,伞体展开和收缩速度较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伞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伞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收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收纳箱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汽车伞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伞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所述汽车伞包括具有延展性的两伞体和用于回卷并容置两伞体的收纳装置,为清楚描述两伞体的结构,这里将两伞体分别定义为前伞体1和后伞体3,前伞体1用于覆盖前车顶,后伞体3用于覆盖后车顶,前伞体1和后伞体3在宽度大于车顶的宽度。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2和设置在收纳箱2中的具有反向回转力的回卷机构,前伞体1的后端和后伞体3的前端分别与回卷机构固定连接,前伞体1的前端设有用于展开和收缩前伞体1的前牵引杆4,前牵引杆4的宽度大于前伞体1的宽度,后伞体的3后端设有用于展开和收缩后伞体3的后牵引杆5,后牵引杆5的宽度大于后伞体3的宽度,前牵引杆4和后牵引杆5分别起到导向和支撑前伞体1和后伞体3的作用,便于了前伞体1和后伞体3的展开和收缩,节约了前伞体1、后伞体3展开和收缩所用时间。
前伞体1用于与车顶接触的接触面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前固定调节带11,前固定调节带11一端与前伞体1设有前牵引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伞体固定连接,前固定调节带11上设有前调节孔12,前调节孔12呈一字形均匀排列,本实施例中,前调节孔12的数量为四个,这样在展开前伞体1时,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前调节孔12与前牵引杆4配合而固定前伞体1,前调节孔12与前牵引杆4的配合操作非常简单,从而2降低了前伞体1的固定和释放难度。后伞体3用于与车顶接触的接触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后固定调节带13,固定调节带13设有后调节孔14,后固定调节带与前固定调节带的11结构和作用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金生,未经耿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0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窗用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柴油发动机悬挂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