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单体的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8255.0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9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卢雨龙;潘泽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H01M10/04;H01M2/26;B21D5/04;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单体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单体激光焊接工艺设计及焊接夹具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包动力电池模块小批量生产或试制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主流动力电池单体形式分为软包、方形硬壳以及圆柱等,其中方形硬壳电池及圆柱形电池自身具有足够的强度结构强度且易于固定,仅需要外加电连接片进行焊接或螺接来实现单体间的串、并联连接,相对易于实现。软包单体受到外形及结构等原因定位困难、正负极极耳质软且向外伸长、位置分布不一等因素限制,在焊接方式、焊接工艺、焊接效率、以及焊接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目前国内主流电池厂家的产品多为方形硬壳形式,软包单体形式采用较少,而由于软包电池具有安全性能好、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和设计灵活等特点,所以软包电池势必会成为未来电池的主力。因此,亟待需要对动力电池软包单体激光焊接及焊接夹具设计进行研究从而更加经济方便的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软包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多个软包电池单体间的激光焊接的动力电池单体的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单体的焊接装置,用于实现极耳分布在两侧的软包电池单体的焊接,包括:盖板部,用于将两个电池单体夹持形成一个电池单体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通过卡接结构以将两个电池单体夹持形成一个电池单体组;装夹夹具,用于将多个夹持有电池单体组的盖板部进行组装定位并夹紧以形成一个电池模块,所述装夹夹具上形成有对所述盖板部进行限位的限位槽,并在两侧设置有分离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极耳的隔离结构;极耳折弯夹具,用于将装夹在所述装夹夹具中的电池单体组两侧的极耳进行折弯处理,所述极耳折弯夹具形成有放置所述装夹夹具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装夹夹具通过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一限位结构而滑动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极耳折弯夹具通过布置在两侧的折弯机构来实现对电池单体组两侧的极耳的折弯处理;极耳压板,用于与所述装夹夹具相配合以对经折弯处理后的极耳进行压紧处理,所述极耳压板通过第一锁扣结构而与所述隔离结构紧密接触从而压紧夹持在极耳压板和隔离结构之间的极耳;旋转焊接夹具,用于对装夹在装夹夹具中的电池单体组的两侧进行激光焊接,与所述装夹夹具通过可调节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在完成对电池单体组的一侧的激光焊接后,通过调节所述可调节固定机构来旋转所述装夹夹具以对电池单体组的另一侧进行激光焊接;电连接片折弯夹具,用于将装夹在所述装夹夹具中的电池模块的正极电连接片和负极电连接片分别向内折弯90°,所述电连接片折弯夹具形成有放置所述装夹夹具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装夹夹具通过第二导向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而滑动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电连接片折弯夹具通过电连接片折弯机构来实现对正极电连接片和负极电连接片的折弯处理。
可选地,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侧部突出形成有支撑所述电池单体的支撑部,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上盖板或所述下盖板的支撑部上的多个凸起和形成在所述下盖板或者上盖板上的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多个卡孔;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上还形成有加强筋和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用于实现多个盖板部之间的卡接。
可选地,所述装夹夹具包括装夹夹具底板、设置在装夹夹具底板上的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后挡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后挡板通过转轴结构连接并与所述前挡板通过第二锁扣结构连接,所述后挡板与所述装夹夹具底板通过转轴结构连接,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隔离结构,并分别形成有放置所述极耳压板的安置槽,所述隔离结构包括以预定距离隔开的多个挡条,并且相邻两个挡条之间的宽度与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极耳折弯夹具包括极耳折弯夹具底板、设置在所述极耳折弯夹具底板两侧的折弯机构,其中,所述折弯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一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第三驱动结构、第一折弯推爪和第二折弯推爪,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布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弯推爪和所述第二折弯推爪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折弯推爪和所述第二折弯推爪在纵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结构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并驱动连接板整体在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8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门自动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互感器磁芯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