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气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8177.4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接头 氧气雾化装置 氧气接头 盖体 罐体 细管 输出端 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 雾化效率 上端 第一端 氧气源 雾化 充气 容纳 延伸 | ||
一种氧气雾化装置,其包括:罐体、盖体、T形管;盖体设置在罐体的上端,盖体包括氧气接头;氧气接头的第一端与氧气源连接;其进一步包括一分多转换接头,所述一分多转换接头包括一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所述一分多转换接头的输入端与所述氧气接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一分多转换接头的所述多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细管;所述细管延伸进罐体中所容纳的药液中,从多个点对药液进行雾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由于设置了多根细管,在药液的不同点同时进行充气,使得雾化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氧气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氧气雾化装置(又称雾化器、雾化罐)如图3-4所示,其包括罐体10、盖体20、T形管30;盖体20设置在罐体10的上端开口处,盖体20上部形成有接口21和氧气接头22;T形管30的第一端30a连接有衔嘴31、第二端30b连接有螺纹管32、第三端30c与接口21连接。盖体20的氧气接头22与氧气源连接。氧气源中的氧气顺次经过氧气接头22、导管23后进入罐体10中盛放的药液中,药液随着氧气被雾化,经由接口21流出,最后通过衔嘴31内吸入患者的呼吸道。
由于导管23为单根导管,通入药液中的大部分氧气集中在一个点,雾化效果不是特别好,也就是说,由于氧气与药液的混合不是很充分,充入较多氧气的情况下,只能逸出相对较少的雾化药液。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提高雾化效率的氧气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其包括:罐体、盖体、T形管;盖体设置在罐体的上端,盖体包括氧气接头;氧气接头的第一端与氧气源连接;其进一步包括一分多转换接头,所述一分多转换接头包括一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所述一分多转换接头的输入端与所述氧气接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一分多转换接头的所述多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细管;所述细管延伸进罐体中所容纳的药液中,从多个点对药液进行雾化。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卡持部件,用于卡持所述细管。
优选地,所述多个卡持部件沿所述罐体的内周均匀分布。
优选地,每个细管上开设有多个孔,用于将氧气充入药液中对药液进行雾化。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由于设置了多根细管,在药液的不同点同时进行充气,使得雾化效率更高(即通气量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雾化药液的量更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氧气雾化装置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氧气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氧气雾化装置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主要针对现有的氧气雾化装置的导管23进行了改进,其他部分与现有技术保持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其包括:罐体10、盖体20、T形管30、一分多转换接头。
盖体20设置在罐体10的上端,盖体20包括氧气接头22;氧气接头22的第一端与氧气源连接。
一分多转换接头40包括一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图2中,一分多转换接头40形成为圆柱形。一分多转换接头40形成为圆柱形上端为输入端,与氧气接头22的第二端(即下端)连接;一分多转换接头40的外周和下端形成有多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连接有一个细管41(内直径1mm左右);细管41延伸进罐体10中所容纳的药液中,从多个点对药液进行雾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81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高效雾化机
- 下一篇:防水无创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