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7475.1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曼;何朗明;缪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接头 引流袋 防漏条 转接 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 外侧端面 转接头 密封性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引流袋转接头,包括转接管道,所述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所述第一螺纹接头的外侧端面布置有环状的第一防漏条,所述第二螺纹接头的外侧端面布置有环状的第二防漏条。通过在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通过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分别与引流管以及引流袋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引流管和引流袋从本实用新型中脱离出来;另外,通过设置第一防漏条和第二防漏条,提高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分别与引流管以及引流袋连接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接头,特别是一种引流袋转接头。
背景技术
临床上引流袋的应用十分广泛。传统引流管与引流袋靠两个光滑的接头连接,然后外面再卷一圈胶布固定,这样的连接方式十分不牢固。偶有病人脱衣服时出现引流管从两者的连接处脱出。为此,需要一种引流袋转接头,其能降低引流管从引流管和引流袋的连接处脱出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袋转接头,其提高引流管和引流袋的连接强度,能降低引流管从引流管和引流袋的连接处脱出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引流袋转接头,包括转接管道,所述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所述第一螺纹接头的外侧端面布置有环状的第一防漏条,所述第二螺纹接头的外侧端面布置有环状的第二防漏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管道上布置有将转接管道分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阀门,所述阀门控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一螺纹接头布置在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二螺纹接头布置在第二管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门的外侧布置有控制阀门的阀芯旋转的旋转头,所述旋转头上布置有外接药液接头,旋转头上布置有第一指示块、第二指示块以及第三指示块,所述第一指示块和第二指示块成直线分布,所述第三指示块和第一指示块垂直,第一指示块、第二指示块和第三指示块的外侧端面均布置有指示箭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螺纹接头外布置有第二螺旋套,所述转接管道上布置有第二限位螺旋套位置的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位于第二螺纹接头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纹接头外布置有第一螺旋套,所述转接管道上布置有第一限位螺旋套位置的第一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位于第一螺纹接头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漏条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第一螺纹接头的最小外径,所述第二防漏条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螺纹接头的最小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通过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分别与引流管以及引流袋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引流管和引流袋从本实用新型中脱离出来;另外,通过设置第一防漏条和第二防漏条,提高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分别与引流管以及引流袋连接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7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胸腔引流瓶
- 下一篇:用于慢性伤口渗液的负压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