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6731.5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2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荆志成;罗丽敏;蒋鑫;彭富华;徐希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志成 |
主分类号: | A61F2/958 | 分类号: | A61F2/958;A61F2/966;A61B10/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 |
地址: |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网管状支架 本实用新型 肺动脉血管 放置装置 扩张支架 放置筒 环形槽 盲孔 填充 生物活性涂层 医疗器械技术 抗增殖药物 血小板聚集 层叠设置 膨胀状态 使用寿命 手术效果 异常增殖 轴向贯穿 凹陷部 平滑肌 外侧壁 药物层 圆筒状 通孔 涂覆 支架 柱状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圆筒状的放置筒和网管状支架,网管状支架内填充有柱状的第二气囊;放置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当第一气囊处于膨胀状态时,第一气囊的中部具有与血管内平滑肌异常增殖部位相对应的凹陷部,且第一气囊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气囊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盲孔,盲孔内填充有抗增殖药物;网管状支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且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的外表面均依次涂覆有生物活性涂层和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层。本实用新型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肺动脉狭窄,尤其肺动脉分支狭窄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中常见的血管疾病,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未经治疗的肺动脉狭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最终影响生存寿命。自1991年开始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应用支架治疗以来,血管内放置支架的方法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肺动脉狭窄的治疗。
专利文件《一种心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专利申请号:201620788554.7)公开了一种支架放置装置,能够快速扩张血管,且不阻塞血液循环,降低了手术风险。
但是,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气囊充气展开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气囊之间保持有间隙。使得血管内受力不均,容易造成血管变形,甚至血管壁损伤。特别是在血管壁存在平滑肌异常增殖时,异常增殖的部位会自血管壁凸出,气囊若直接抵持在该凸出部,不仅容易造成血管变形,甚至血管壁损伤,还可能会造成放置装置的位移,影响支架的放置部位,影响手术效果。
2、支架在植入血管后,相当于在体内植入了异物,如果机体对这个异物非常敏感,那么就会激活血液凝血因子,触发内、外源性血凝机制,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3、该技术方案中,网管状支架由可降解金属制成,由于受血流的冲击,腐蚀降解速率加快,很容易断裂或者塌陷,影响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手术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包括圆筒状的放置筒,放置筒的空腔内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网管状支架,所述放置筒的前端向内收缩形成圆锥形导向管;所述网管状支架内填充有柱状的第二气囊,该第二气囊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气囊通过第二导气管与外部的气泵相连,且第二导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放置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通过第一导气管与外部的气泵相连,且第一导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当第一气囊处于膨胀状态时,第一气囊的中部具有与血管内平滑肌异常增殖部位相对应的凹陷部,且第一气囊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气囊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盲孔,盲孔内填充有抗增殖药物;所述网管状支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且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的外表面均依次涂覆有生物活性涂层和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当第一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气囊与放置筒的外侧壁平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生物活性涂层由胶原蛋白材料、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或胶原蛋白-磷酸钙复合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均由镁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之间也设置有生物活性涂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泵内设置有加热棒,且加热棒的加热温度为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志成,未经荆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6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