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点距抗偏载伺服压力机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6066.X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帅;殷桂峰;丁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金沃伺服冲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26 | 分类号: | B30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42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点距抗偏载 伺服 压力机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机传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点距抗偏载伺服压力机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压力机运行精度是衡量工件冲压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偏载引起滑块的倾斜是影响压力机冲压精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压力机左右连杆的受力点距直接决定了其抗偏载能力的大小。
传统压力机采用偏心齿轮芯轴纵置结构,在压力机上横梁有限的空间内,由于偏性齿轮结构大小导致其左右连杆距离难以达到最大,因此抗偏载能力较弱;同时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其运动的稳定性也无法监测并控制,很容易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一种大点距抗偏载伺服压力机传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点距抗偏载伺服压力机传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抗偏载能力弱,工作效率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点距抗偏载伺服压力机传动机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外部的一对驱动装置、对称安装在壳体内并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一对执行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及与伺服电机连接的行星减速器;所述执行装置包括一对曲柄、设置一对曲柄之间的连杆、分别固定在一对曲柄两端的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所述连杆端部具有一延伸至壳体外部的导柱,所述壳体端面上利用螺栓固定安装一供导柱插接配合并滑动的导套;所述第一传动轴与行星减速器连接,一对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同轴设置一连接轴,该第二传动轴与连接轴之间通过一连接套固定;所述连接套外部嵌套设置一导电片A,与连接套相对齐的壳体内部安装有一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连接套的一端具有一与连接套同轴设置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壁嵌套设置一导电片B,壳体外部具有一与导电片B电连接的警报器,所述导电片A与导电片B接触时,导电片A、导电片B及警报器构成一回路。。
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相对齐的壳体内部安装有一对供第二传动轴嵌套配合的固定架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片A与导电片B之间的最近距离为0.3~1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本装置能最大限度的加大一对连杆的受力点距,从而提高压力机抗偏载能力,同时由于相邻曲轴之间相对独立,中间通过连接轴连接,这样可使不同台面压力机的传动部件实现较高的通用性,减少非标压力机的设计及制造成本。
(2)装置中由于曲轴的运动,长时间工作很容易造成内部结构磨损而出现晃动,因此设置了导电片A和导电片B,两者之间正常的安装距离控制为0.3~1mm,当装置内部出现晃动时,导电片A相对于壳体是静止的,导电片B相对于壳体是晃动的,此时晃动使导电片A与导电片B接触而接通回路并触发警报器工作,从而可以适时对装置进行检修,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套与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行星减速器,3、第一传动轴,4、曲柄,5、第二传动轴,6、连杆,7、导柱,8、导套,9、连接轴,10、连接套,11、固定杆,12、弧形板,13、导电片A,14、导电片B,15、固定架板,1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金沃伺服冲床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金沃伺服冲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6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成型机胎面供料架
- 下一篇:带有压紧装置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