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碱滴定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8850.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营;菲利普·卡帕诺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8 | 分类号: | G01N3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淑娴 |
地址: | 362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碱 滴定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滴定分析实验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酸碱滴定管。
背景技术
酸碱滴定管是教学仪器,在化学等领域和行业使用广泛。但是现有的酸碱滴定管一直采用传统的滴定管结构,且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分开。传统的酸式滴定管管头主要包括玻璃旋钮控制阀装置,其原理为:通过手动旋转玻璃旋钮控制液体下滴,但是需要涂抹凡士林密封,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凡士林堵塞以及气泡的产生从而造成浪费以及实验失败;传统的碱式滴定管管头主要包括胶管与玻璃珠两个部分,其原理为:挤压玻璃珠附近的胶管使胶管与玻璃珠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可以来控制液体的通过,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橡胶管容易老化并且难以控制等问题。所以在实验室进行滴定分析时经常会出现差错,影响分析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酸碱滴定管,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酸碱滴定管,包括具有刻度的管体、磁性外旋体和内旋支架,磁性外旋体套装于管体上,内旋支架设置于管体内部;磁性外旋体装设有第一磁性件,内旋支架包括第二磁性件、控制片和连接第二磁性件与控制片的支架,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里外配合且异性相吸以由磁性外旋体带动控制片旋转;管体底部设有与底端管口相通的通道,控制片配合于通道上开口处并通过旋转改变对通道上开口的封闭程度。
可选的,所述管体底部为实心结构,所述通道上开口开设于实心结构的顶面,下开口形成所述管体的底端管口,所述控制片与所述实心结构的顶面紧密配合。
可选的,所述通道包括沿所述管体轴向延伸的纵向通道和于所述实心结构的顶面中心径向向外延伸的横向窄沟,所述横向窄沟的深度由外至内渐次加深并于所述顶面的中心处与所述纵向通道相通,所述横向窄沟形成所述通道上开口。
可选的,所述控制片是大于半圆的圆缺结构,所述圆缺结构与所述顶面同心、半径不小于所述横向窄沟的长度并以所述管体的轴线为轴旋转。
可选的,所述管体的下部为倒圆锥结构,所述磁性外旋体装设于所述倒圆锥结构的上方,所述实心结构位于所述倒圆锥结构的底部且所述顶面为所述倒圆锥结构的横截面。
可选的,所述磁性外旋体对称装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内旋支架对称装设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一一配合。
可选的,所述内旋支架包裹一层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磁性外旋体和内旋支架的设置,旋转管体外部的磁性外旋体,利用磁力带动内旋支架旋转,通过内旋支架底部的控制片对管口通道的封闭程度来控制液体的流量,从而实现精确滴定。
2.管体是连续的整体结构,一方面避免了液体外泄,另一方面由于不使用凡士林或橡胶管而避免了堵塞现象。
3.管体的结构设计流畅,不易产生气泡。
4.通过对内旋支架包裹一层釉,进一步避免了酸碱腐蚀,实现酸碱滴定管共用的目的。
5.管口采用横向沟槽的设计,可以由控制片对横向沟槽长度封闭程度的改变而控制液体的流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酸碱滴定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酸碱滴定管底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控制片与横向沟槽配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一种酸碱滴定管包括具有刻度的管体1、磁性外旋体2和内旋支架3,磁性外旋体2套装于管体1上,内旋支架3设置于管体1内部。磁性外旋体2装设有第一磁性件21,内旋支架3包括第二磁性件31、控制片32和连接第二磁性件31与控制片32的支架33,第二磁性件31与第一磁性件21里外配合且异性相吸以由磁性外旋体2带动控制片32旋转。管体1底部设有与底端管口11相通的通道12,控制片32配合于通道12上开口处并通过旋转改变对通道12上开口的封闭程度。
所述磁性外旋体2对称装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21,所述内旋支架3对称装设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31,所述第一磁性件21和第二磁性件31一一配合,提高了旋转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88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催化剂评价装置
- 下一篇:电机的端电压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