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8643.0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3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汤贵庭;王敬;张剑;张甲瑞;王茂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02;H01R1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用快换 连接器 弧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迅速发展,快换连接器是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快换连接器触头是快换连接器的核心部件,由于快换连接器频繁的拔插,快换连接器触头成为最易损耗的构件。
快换连接器触头直接影响快换连接器接影响到换电是否方便快捷、接触是否可靠、导电是否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铜合金作为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材料,结构简单、导电性好、易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用铜合金将连接器公触头和连接器母触头分别铸造成型,再经辗牙和表面处理得到,其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进一步,连接器公触头上端为圆柱,中部为圆台,下端为球面的一部分。
进一步,连接器母触头为圆柱体,内部为与连接器公触头下端面相配合的球面。
进一步,连接器螺母采用螺母,螺母安装在连接器壳上,将连接器公触头与连接器上壳体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连接器公触头表面辗牙,安装在连接器上壳体上,连接器上壳体安装在电池包上,连接器公触头与连接器上壳体内螺纹相配合。
进一步,连接器母触头表面辗牙,安装在连接器下壳体上,连接器下壳体安装在电池箱内部,连接器母触头与连接器下壳体内螺纹相配合。
该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材料为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
该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表面镀银,防止腐蚀,增加导电率。
该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接触面采用弧形结构形式,圆心角为90°,弧形面有利于增大连接器公触头和母触头的接触面积,增加导电性能。
该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公触头的接触面中央有直径1.5mm、深4mm的凹槽,母触头的接触面中央有直径1.2mm,高3.5mm凸块,凸块呈锥形,具有对准导入和自动修正功能,能在XYZ轴上精确对位。
该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连接器公触头与连接器上壳体的配合、连接器母触头与连接器下壳体的配合,均采用螺纹配合,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公触头和母触头配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公触头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母触头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公触头圆柱部分 2:公触头螺母
3:公触头圆台部分 4:公触头弧形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快换连接器弧形触头,用铜合金将连接器公触头和连接器母触头分别铸造成型、再经辗牙和表面处理得到,如图2、图3所示。
将连接器公触头安装在连接器上壳体上,将连接器母触头安装在连接器下壳体上。
连接器上壳体安装在电池包上,连接器下壳体安装在电池箱内部。
将电池包安装在电池箱内部时,连接器公触头和连接器母触头配合如图1所示,连接器公触头上凹槽和连接器母触头上的凸块,相互配合,起定位和导向作用。
连接器公触头和连接器母触头的接触面为弧形,接触面积大,在颠簸的路面也能保证连接器之间接触良好。
更换电池时,检查连接器公触头和连接器母触头表面是否有裂纹、烧蚀,如果有,需要及时更换,更换时,从连接器上拧掉即可,更换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8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