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8598.9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1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明环保科技(漳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1/12;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田 出水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处理设备,采出水经三相分离分离出油、沉降物,再经电絮凝、电催化氧化、物化沉淀澄清处理,实现破乳、脱油、去悬浮物、消毒的目的,使水达标后回注,能回收油,环保,水处理运行成本低,社会经济意义重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油气田(油田、气田)采出油气的过程中,会连带着地层的水一起采出,该采出的水量越来越大。一般该采出水需采取回注措施,一是减少排放对地表造成的污染,二是补充地层水量促使地层油气逸出。但是该采出水含油量高,含矿化度高,含悬浮物高,直接回注会造成地层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含油水与表层水串流会直接污染地层水),会堵塞已疏通的油层缝隙从而造成油井油气产量下降,故需对该采出水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才能回注。目前传统的方法仅进行简单絮凝沉淀后直接回注,这给油田产能和油区地下地层环境带来极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处理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处理设备,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采出水回注处理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处理设备,包含:
降粘装置,包括加热器和被加热器,该加热器加热被加热器以加热流经或流入被加热器的采出水;
油水泥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塔、油回收装置和电气浮装置,该油回收装置包括导油槽,该导油槽固设在分离塔上开口周围,该分离塔设有分离进水口、设在分离塔底部的排泥口和分离出水口,该电气浮装置设在分离塔内以能产生微气泡,该分离进水口接通被加热器,使降粘后的采出水通过分离进水口流入分离塔,该电气浮装置产生的微气泡带动采出水中的稠油和沥青质上升至水面,水面的稠油和沥青质被微气泡撇入导油槽内;
电絮凝装置,包括电絮凝容器和设在电絮凝容器内以获得.OH离子和电极离子的第一电极组,电絮凝容器接通分离塔的分离出水口;
电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处理容器和设在处理容器内的电催化氧化单元,该处理容器接通电絮凝容器的出口;及
物化沉淀澄清装置,包括澄清容器和加药装置,该澄清容器接通处理容器的出水口,该加药装置连接澄清容器以能往澄清容器中加入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至少一种。
一实施例之中:该降粘装置还包括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进管道和出管道;该进管道出口接通被加热器,该采出水自进管道进入降粘装置;该出管道接通分离塔的分离出水口和电絮凝容器的进口。
一实施例之中:该电气浮装置,包括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和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
该微气泡电性发生装置包括电源和装于分离塔内且浸没于分离塔内的采出水内的第二电极组,该第二电极组包括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该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通过电路分别电接电源两级,该第二阳极和第二阴极得电能析出气体,该气体上浮成微气泡;
该助浮空气微泡发生器包括气泵、气管和装于分离塔内且浸没于分离塔内的采出水内的出气嘴,该气管接通气泵和出气嘴,通过气泵启动使出气嘴排出气体,该气体上浮成微气泡。
一实施例之中:该电催化氧化单元包括设在处理容器内的第三电极组,该第三电极组包括第三阳极和第三阴极,该第三阳极和第三阴极通过电路分别电接电源两级。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
污泥浓缩压滤装置,包括污泥浓缩地和污泥压滤装置;该污泥浓缩地连接油水泥分离装置、电絮凝装置和物化沉淀澄清装置;该污泥压滤装置包括压滤机,该压滤机连接污泥浓缩地。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明环保科技(漳州)有限公司,未经方明环保科技(漳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8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 下一篇:一种油气田钻井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