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视屏数据同步转换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8443.5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2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镭清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25/00;H01R2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4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数据 同步 转换 适配器 | ||
1.一种新型视屏数据同步转换适配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绕线器(2)、第二绕线器(3)和第三绕线器(4),所述第一绕线器(2)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绳(5),所述第一接线绳(5)远离第一绕线器(2)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左侧且延伸至其外部与第一接口(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绕线器(3)上设有第二接线绳(7),所述第二接线绳(7)远离第一绕线器(2)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后侧且延伸至其外部与第二接口(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绕线器(4)上设有第三接线绳(9),所述第三接线绳(9)远离第三绕线器(4)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且延伸至其外部与第三接口(10)固定连接,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三个USB插槽(11);
所述第一绕线器(2)包括第一固定盘(201)和第二固定盘(202),所述第一固定盘(201)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203),所述第一转盘(203)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绕线柱(204),所述第二固定盘(202)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第二转盘(205),所述绕线柱(204)的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第一固定盘(201)和第二固定盘(202)且延伸至第二固定盘(202)的内部与第二转盘(20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203)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6),所述连接杆(206)的顶端从下到上依次贯穿第一固定盘(201)和壳体(1)且延伸至其壳体(1)的外部与把手(20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屏数据同步转换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盘(201)内壁的底部对应第一转盘(203)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滚动钢珠(208),所述第一滚动钢珠(208)的顶部与第一转盘(203)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固定盘(202)内壁的底部对应第二转盘(205)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滚动钢珠(209),所述第二滚动钢珠(209)的顶部与第二转盘(205)的底部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屏数据同步转换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20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0),所述固定杆(210)远离第二转盘(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套(211),所述轴套(2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212),所述转动轴(212)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滚动轮(213),所述滚动轮(213)与第二固定盘(202)内壁的侧面相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屏数据同步转换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盘(201)的顶部与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盘(202)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屏数据同步转换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器(2)、第二绕线器(3)与第三绕线器(4)的内部结构为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接线绳(5)、第二接线绳(7)和第三接线绳(9)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绕线器(2)、第二绕线器(3)和第三绕线器(4)上的绕线柱(204)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镭清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镭清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84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铝合金双面翼嵌挂式铝主梁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叠合板的支撑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