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压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6740.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5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小玉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压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压竹机。
背景技术
因为竹材料具有吸湿除湿,抑菌抗菌,绿色环保,天然保健和抗菌除臭等功效,所以现代社会将竹子应用在家具、装饰等领域内,但是现有的竹子开间都是人工劈开或者直接采用重力锤直接砸碎,但是采用人工劈开一直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且原竹竿的材料浪费的十分严重,还有用重力或冲击力直接一次性碾碎,会导致竹子材料内的机理被损坏,导致加工后的竹材料不能保持原有的材料特性,而且安全性不高,因此需要使用到自动化压竹机来进行压竹。但是,市场上常见的压竹机都存在着一系列缺陷,比如压竹机的自动化程度不够,操作较为麻烦,压竹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不方便清理,掉入到机器内部比较麻烦,压竹不够充分,在压竹的过程中容易夹到操作者的手部,不够安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市场上压竹机的使用,满足不了使用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压竹效率更高的自动化压竹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压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压竹机的自动化程度不够,操作较为麻烦,压竹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不方便清理,掉入到机器内部比较麻烦,压竹不够充分,在压竹的过程中容易夹到操作者的手部,不够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压竹机,包括挡板、底座和下刀座,所述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液压气缸,且液压气缸的下端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侧安装有刀片护套,且刀片护套的内侧安置有上刀片,所述上刀片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牵引履带机,且牵引履带机的右方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牵引履带机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牵引履带机,且底座的内部安置有废料箱,所述底座的底面镶嵌有第一滑动轨道,所述废料箱上镶嵌有观察口,且观察口的左侧固定有拉手,所述下刀座的下方安装有废料箱,且下刀座上安置有下刀片,所述下刀座的左侧镶嵌有第二滑动轨道。
优选的,所述上刀片与下刀片的位置相对应,且上刀片与下刀片上均为齿轮状。
优选的,所述牵引履带机的高度低于下刀片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废料箱与下刀座的位置相对应,且废料箱与底座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刀座包括安全防护板和拉环,且安全防护板上固定有拉环,安全防护板设置有两个,安全防护板关于下刀座的中轴线对称,安全防护板与下刀座之间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化压竹机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较为便捷,牵引履带机带动竹子移动,不用人工手持竹子,自动化程度更高,上刀片与下刀片上均为齿轮状,可以对竹子更加充分的进行挤压,使压竹的效果更好,牵引履带机的高度低于下刀片的高度,可以使牵引履带机带动竹子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下压力,使压竹更加充分,产生的废料落入废料箱,然后通过废料箱在第一滑动轨道中滑动对废料箱进行拆卸清理,避免了废料难以清理的麻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压竹的时候可以通过拉动拉环然后拉起安全防护板,安全防护板可以很好的对刀片进行隔离,防止刀片伤到操作者的情况发生,更加的安全,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刀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刀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板,2、液压气缸,3、液压杆,4、刀片护套,5、上刀片,6、牵引履带机,7、电机,8、底座,9、观察口,10、废料箱,11、下刀座,1101、安全防护板,1102、拉环,12、拉手,13、下刀片,14、皮带,15、第一滑动轨道,16、第二滑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小玉,未经林小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6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