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制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4513.X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1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威威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24 | 分类号: | F25C1/24;F25C5/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佳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冰机 制冰器 分支管路 压缩机 蒸发器 输出管道 本实用新型 储水箱 储液器 冷凝器 脱冰 制冰 节能 压缩机输出 节流机构 壳程出口 壳程入口 输入管道 节流器 节约 排热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制冰机。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储水箱、制冰器、蒸发器和节流机构;压缩机输出管道中的一条分支管路与制冰器连接,另一条分支管路依次经冷凝器、储液器、节流器与制冰器连接;制冰器输出管道中的一条分支管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条分支管路经蒸发器与压缩机连接;储水箱中的一条输出管道与制冰器连接,另一条输出管道与蒸发器的壳程入口连接,输入管道连接在蒸发器的壳程出口上。本实用新型的制冰机利用本身压缩机的排热来进行脱冰,以提高制冰机的脱冰效率,节约电能和用水,同时利用多余的能量对下一次制冰的用水进行预降温,使得下一次制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制冰机。
背景技术
对于现在通用的制冰机,特别是块冰制冰机,能够实现大型化生产的块冰制冰机是没有的,目前最大的日生产能力不足1500公斤,这主要受制冷工艺技术的限制,主要原因在于无法实现自动脱冰。另外小型制冰机存在耗能高,冷却水常常无法实现循环利用,而严重造成冷却水资源的浪费。以一台日产810公斤的制冰机为例,一天用于冷却的水量多达10吨,而这些水往往只用于一次冷却就直接当废水排走,冷却水消耗率为100%。如果能实现循环利用,日生产810公斤冰块只需1吨循环冷却水就能够满足制冷系统的工艺要求,冷却水消耗率不足3%。在我国,这种小型块冰制冰机每年要生产20-30万台,因此用于生产冰块所浪费的水量就达到200-300万吨/每天,如果制冰机按每年90天的使用率,那么这种制冰机每年消耗的水量将达到18000-27000万吨,这对于城市用水非常缺乏的我国是一个严重的资源浪费,应该重视。同时,由于小型制冰机制冷技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电能消耗大,平均每生产一吨冰块需要消耗130KW到160KW的电量,这已经是一种非常耗能的制冷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节能制冰机,该制冰机利用本身压缩机的排热来进行脱冰,以提高制冰机的脱冰效率,节约电能和用水,同时利用多余的能量对下一次制冰的用水进行预降温,使得下一次制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制冰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储水箱、制冰器、蒸发器和节流机构;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管道分成两条分支管路,其中一条分支管路与所述制冰器连接,另一条分支管路依次经冷凝器、储液器、节流机构与所述制冰器连接;所述制冰器的输出管道分成两条分支管路,其中一条分支管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另一条分支管路经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储水箱具有两条输出管道和一条输入管道,其中一条输出管道与所述制冰器连接,另一条输出管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壳程入口连接,所述输入管道连接在所述蒸发器的壳程出口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制冰器包括由制冰室本体和制冰室本体的下密封板联合构成的制冰室、使所述制冰室本体和制冰室本体的下密封板联合到一起的多个锁紧机构以及所述下密封板的承托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冰室本体上的驱动部、连接部、锁扣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密封板上的吊钩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通过一铰轴与所述驱动部铰接;所述锁扣部的上端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锁扣部的下端用于跟所述的吊钩部勾连配合;所述驱动部能够伸缩,从而实现所述锁扣部对于所述的吊钩部勾连配合,进而实现锁紧机构对所述下密封板的锁紧;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正上方用于承托所述下密封板的承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和承托板之间可使承托板相对于支撑座升降的提升部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承托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滚轮、所述滚轮的驱动部件和导轨;所述滚轮和所述导轨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部为一工字型结构,锁扣部为一U型结构;工字型连接部的上部与所述驱动部铰接,U型的锁扣部的两端固定在工字型连接部的下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钩部设有向下的钩角,所述钩角与U型的锁扣部形成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威威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威威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4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